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于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依法出生”,意思是應當從佛法的空諦中生出覺悟。
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做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這里的三千大千世界意思是一千個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在金剛經所屬的《般若經》中的意思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
須菩提說:很多,世尊。為什么呢?像這種福德只是虛幻相,并不是不生不滅的福德實相,所以如來只能說福德多。如果有人,實踐此經中的義理,甚至只是用四句偈語來為他人解釋說明,他的福德要勝過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德。金剛經全文出現過幾段四句偈,歷來有很多種引用,我個人的理解是全文最后一個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么呢?須菩提,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一切諸佛,以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法,都是從這部經典出生的,須菩提,真正通曉佛法的人,也就是明白其中空諦真實義的人。
第九品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這一品講的是修行者不要執著于任何的相。
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證得須陀洹果位的人,能有 “我證得了須陀洹果”的念頭嗎?這里的“須陀洹”是小乘佛法四階位的第一個果位,這個果位必須離“我人眾壽”四相,證得這一個果的人已離三惡道,只會在三善道里輪回。
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么呢?因為須陀洹叫做初入佛道的法流,而實際上并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只是名叫做須陀洹。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證得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證得了斯陀含果”的念頭嗎?這里的“斯陀含”就是小乘進階的第二個果位,證得這個果位會斷除九品欲界中的前六品。
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么呢?因為斯陀含還須到人間天上往來受生一次才能成就,而實際上并無往來,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證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證得了阿那含果”這樣的念頭嗎?這里的“阿那含”是小乘的第三個果位,意思是不還,將欲界的后三品也徹底斷除干凈,不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
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么呢?因為阿那含雖是不還,而實際上并沒有不還,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人,能有:“我證得了阿羅漢道”的念頭嗎?這里的“阿羅漢”是小乘的最后一個果位,意思是已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的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余,受人天供養。
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么呢?因為沒有任何實名可以叫做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有“我證得了阿羅漢道”這樣的念頭,那就是還著了我人眾壽這四相。世尊,佛說我證得無是非分別之心,一切寂滅平等的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我沒有離欲阿羅漢的這個念頭。世尊,我如果認為自己已經證得了阿羅漢道,世尊就不會說我須菩提最終修得了一切寂靜的無諍心。我須菩提沒有任何所修所得,只是名叫做“無諍心的須菩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