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周,因為在公號上發表了一篇關于閱讀的原創文,一些朋友在后臺給我留言,希望我能給她們一些關于“快速閱讀”的干貨建議。知識經濟熱潮下,書逐漸變成了快消品,對快速閱讀的需求背后實質上反映出閱讀者對知識渴求的急迫性及目標的明確性。今天泉葉就來和大家聊聊閱讀領域里的這個新名詞。
“快速閱讀”是什么?
? ? ? ? 快速閱讀,顧名思義,快速地進行閱讀。目前快速閱讀一般有2種閱讀方法:
。 ? ? 第一種,聽別人“閱讀”,快速實現自己的知識積累。比如各類“聽書平臺”,需求者通過付費方式有償獲取一些閱讀高手或是名人專家整理出的某些暢銷書的核心要點。用別人的智慧幫我轉化陌生、龐雜、艱澀的內容,用我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講”給我聽,這就是“快速閱讀”之一。
。 ? ?第二種,靠自己去習得“快速閱讀”的方法技巧,自己去拆書解書,高效吸收感興趣的知識。時下有些教授快速閱讀的課程,將拆解書目、快速閱讀的技巧提煉成課程內容,吸引有需求的受眾通過參與課程學習來習得方法。別人用智慧與經驗幫我總結快速閱讀的技巧,我通過學習這些經驗總結從而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這便是第二種“快速閱讀”。
為什么大家都需要“快速閱讀”?
“我馬上要考……很多內容知識總是記不住,所以我需要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幫助記憶”
“我剛獲得晉升,新工作崗位有太多需要快速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所以我想通過快速閱讀的方法消化吸收它們”
“聽說快速閱讀可以幫助高效學習,我有很多想學習的領域,但卻沒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所以我想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
……
? ? ? ? 這些問題就直接帶來“快速閱讀”的市場需求。快速閱讀的需求者可歸為兩類:一類是對完全陌生或比較外行的知識領域的快速學習需求;第二類是對應試類或職業類專業知識內容的快速記憶需求。
。 ? ? 那么快速閱讀是否能對癥下藥,幫我們解決這兩類實際需求?
快速閱讀能教給我們什么?? ? ? ? 明確2點:一是快速閱讀并非適用所有的閱讀領域和閱讀目標。二是快速閱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技巧練習,其帶給我們的主要是一套學習邏輯和記憶技巧,它是技能不是知識,所以只學不練、不反復實踐是無法真正掌握的。
1.什么樣的知識適合快速閱讀呢?
具有完整結構的內容,比如:一篇研究報告、一本書、一套企劃方案等,主要應用于知識性而非感官體驗類閱讀需求,比如閱讀文學書籍、小說戲劇等就并不適用也不建議用快速閱讀的方式。
2.怎樣閱讀,才能實現所謂的“快速”?
? ? ? ?閱讀前: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帶著閱讀任務去學習。比如:掌握主要內容、了解基本觀點、找到直接感興趣想要重點了解的知識領域。對于知識性閱讀一定要在閱讀前給自己確定可執行可評價的目標,不然隨著閱讀的深入就會漸漸迷茫在一堆知識概念和信息中,忘記了自己最初想要達成何種目標。
。 ?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TIPS:
。 ? ?可以在閱讀材料的扉頁,用筆記下自己對這本書、這個報告、方案的閱讀目標,更可以細致的標出計劃閱讀用時,是否需要閱讀后的內化輸出等,幫助自己反復強化閱讀目標,同時加強閱讀學習中的自我監督。每次翻開材料準備閱讀時,都先從扉頁開始,強化一遍閱讀任務和計劃,再開始繼續閱讀,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 ? ? 閱讀中:分類的筆記配合階段回顧是加強記憶和理解的關鍵。快速閱讀對核心內容記憶要點的提煉和記錄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里簡要給大家介紹一些筆記的分類及對應的輔助學習功能:
。 ? ?“一句話筆記”:即概要,用一小段話,最好是自己的語言表達描述整本書或整個材料的中心內容。用于回顧和復盤時提醒自己這個材料的核心觀點和中心內容。
。 ? ? “摘要筆記”:閱讀中,自己覺得特別重要、感興趣的部分內容或段落采用部分摘抄或拍照圖片保存的方式集中管理。用于對后續部分內容在工作或學習中引用做好資料整理儲備。
。 ? ?“衍生思考筆記”:閱讀中,當自己有發散思考時,及時記錄下自己當時的思考內容及思想總結,這部分筆記一是可以作為后續自己的原創輸出,二是可以通過分析衍生思考的文字內容,找到自己后續感興趣的衍生學習領域或拓展閱讀內容。
。 ? ?這里再給大家安利一個小經驗,推薦一個筆記類平臺,也是在我用過的幾個平臺中個人覺得最好用的——印象筆記。可以同時在多個手機移動端和PC端做同步,非常適合筆記做完后隨時隨地的回顧和復盤。
。 ? ? 閱讀完:實踐、復盤,形成循環應用的過程是必需。學習沒有捷徑,即便是快速閱讀這樣看似走捷徑的方法也一樣需要不斷的復習回顧才能真正幫助閱讀者最終掌握核心知識。實踐和復盤的內容來自于上述閱讀中的筆記,知識的內化要想提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邊學邊用,而不是躺在筆記上睡大覺。
? ? ? ?這里,再給一個泉葉自己心水的實用小建議:快速閱讀完的內容,干貨自己用筆記提煉完后,在一周之內給自己設置1個以上的應用場景,讓自己去實操,比如給親友們介紹這本書(或材料),比如寫一篇快速閱讀后的心得總結,可以作為日記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比如在實際工作中刻意設計1個能應用的場景,按照筆記內容從頭到尾走一遍、練一遍,加深印象順便檢驗一下自己閱讀的效果,查漏補缺,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關于快速閱讀的2個誤區
1. 快速閱讀并非強調閱讀的速度,而是要找出其中對你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內容細讀,并非全書概覽,實為重點精讀。即:快速閱讀,快的是查找對你最有價值的內容部分,并非整體閱讀速度的加快。
2. 快速閱讀的重要前提不是掌握技能,而是在開始時就能很快決定是否要閱讀,也是快速閱讀的一個重要前提,因為時間成本才是最貴的成本。如何判斷是否要閱讀,可以通過閱讀書(資料)的目錄、序言、推薦、作者背景介紹等內容快速提煉“閱讀動機、類別、定位、想要解決的疑惑、主要內容、組織結構”等信息。
小結
從感情上說,泉葉并不鼓勵快速閱讀這種對待閱讀的態度。但存在即合理,“快速閱讀”亦是如此。正如科學的證實證偽觀所說的那樣,“最好的科學態度是求真務實,有用的工具主義也是社會發展的必需”。所以今天特意梳理了一些自己前期關于快速閱讀的知識理解以及實際應用的一些工具和經驗分享給大家。
。 ? ?“快從慢中來”,即便是快速閱讀,想要掌握其方法并熟練使用,本身也需要一個慢的學習過程,這是不能回避的。學習沒有捷徑,付出才會有回報。快速閱讀本身也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即:到底閱讀多快才叫快?這要視個人的閱讀內容、閱讀經驗、學習技能、想要綜合達成的閱讀目標等等來定,快速閱讀的快,主要是和自己比,比自己以前的閱讀速度快,掌握記憶知識點的能力提升,這才叫真正掌握了快速閱讀的精髓。
END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源于網絡,如需轉載請后臺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