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籮重在收口”。對于教學工作來說,期末的總復習就是收口階段。怎樣有效地組織復習,提高教學效率。我提出以下幾點方法和建議:
一、復習目標的定位:?
1、學生定位:培優補差帶中間,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講解:在保證及格率的前提下,提升優秀率,也非常重要;聰明的老師可以調動學生來幫助自己,“兵帶兵,優等生帶中等生,老師帶學困生”,利用這種辦法老師就可以抽身出來多關注學困生了。總而言之,一定要在保證及格率的前提下,提高班級優秀率。那么,還可以根據班內實際情況來調整,比如說班里優秀率可以保證的情況下,來提升學困生和中等生的成績,首先要抓住中等生和學困生共同的特點: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二是無法把課堂所學運用到實際題目中、三就是沒有有效的復習方法。)
2、 復習內容的定位: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為重點,適當進行拓展性練習(題目難度稍大的問題)和綜合性練習(需要運用學過的多個知識解決的問題)。
? (講解:還是以教材為主,近年來不管是區質量檢測還是市質量檢測試卷上,教材課后原題的改數題占很大比例,所以重點要把課后習題讓學生真正搞懂,分就不會低,復習課不要上太多的難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3、 復習方式的定位: 以理代練、以練代理、邊理邊練、以練代講,當面反饋、矯正。
(這一學期呢,我們是著重選擇了以練代講這個方法運用在教學當中,多動筆,多說,只有讓學生自己講出來才算真的理解,課上先回答,再補充,糾正,最后再出同樣類型的題目,都讓學生來做。總復習階段本身就是枯燥的,學生覺得反正都會了,老師講的都會了,就不聽了,所以課上以講的方式復習,大都效率不高。
那,其他復習方式我們還會在下一期中不斷嘗試。)
二、復習方法的選擇與注意
1、精選習題:
? ? ? (講解:把教材經典、易考、易錯、的題目圈畫出來單獨呈現,讓學生再次練習,有老師可能心里會想,手頭上沒有習題集啊,哪有那么多題讓學生做呢?老師們,回過頭來看看每個單元易錯題,哪一道題不是來自于教材?所以還是需要圍繞平時的基本功訓練,單元測試卷以及書上最基本的課后習題中,學生出錯率高的題目,單獨摘抄出來,供學生反復訓練。片區分工明確中我校進行了六年級知識和易考易錯題的梳理,黎明小學進行了五年級、和平小學四年級、趙都小學三年級、三陵中心校二年級、北湖學校一年級的知識和易考易錯題的梳理,并共享使用。在后面的講解有提到。在這里呢,就要說一下,如果學生手里能有這么一本糾錯本、或者叫好題易錯題收集本,在平常的時候,易錯題、好題都可以收集進去,在最后復習的時候拿出來,這就是屬于自己的提分利器;)
2、優先提問:
(講解:老師要試著學會放心,才會放手,孩子們其實要比自己想象的要聰明多了,讓孩子們多說,多回答,多表達,的確有時候回答不對路,但是敢站起來表達就是進步了,不站起來說,不上黑板寫就不知道知識缺陷在哪里,這就叫有的放矢。我們可不能做“我覺得你這個不會”或“我覺得你這塊兒沒學好”的主觀老師,只有學生敢回答了,敢上黑板了,其他同學就敢補充,就敢糾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適當點撥,要比純講解的復習方式要高效很多,再適當美言幾句,還能調動學困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對于難度較大或者中差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則讓優生出面。 )
3、精講多練的方法:
(講解:構建單元或者主題的知識網絡體系時,每一個單元結束時,嘗試讓學生動手,繪制一份“思維導圖”,它能夠直接體現出對此單元的知識點學的到底扎不扎實,在繪制的過程中,必定是需要翻書的,去回憶當時老師是怎么講的,哪里是需要記住的內容,這是一個學生在培養自我單元復習、整理的習慣。一開始做起來比較困難,也比較耗時。而老師一定要講解,使學生充分理解繪制思維導圖的意義。
重練習,一定要先審視,后選擇,再設計,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與效果,最后布置給學生,“小臺階、多反復”切勿拉長戰線、其量不宜多,其難度不宜過大,一遍練習后,原題換數再練,再講,一步一個臺階。切忌不加選擇的拿來主義,反對不人道的題海戰術。應把復習的重點放在教材上,對教材中的練習做到人人過堂,條條過關。
比如說這里的測試小卷,這小卷的優點不言而喻,當堂講完當堂測,這堂課的效率就能直截了當的顯示出來,每堂課可以有小卷,單元結束可以、重點、難點、易錯題、計算專題、應用題專題、圖形專題等等,優點就是要比單元測試卷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更迅速、快捷;小卷怎么設計呢?片區學校分工,同年級組分工,老師們可以分別出高中低不同難度的小卷,也就是同一節課小測試就可以用三種難度不同的小卷,年級組小教研的時候就可以一起研究。推薦大家可以先嘗試單元小卷和易錯題小卷,每個年級都有,而且做好保存,下個年級繼續用,得到了好的傳承。
關于練習應該做到:有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切忌爛布置,不批改,杜絕不評、不糾的無效行為要養成檢查的習慣。 )
? 4、培養檢查習慣方法?
? (講解:復習時要學生檢查,檢查什么?做了一道計算題,讓他在重新做一遍檢查,大多學生不會乖乖聽話重新計算,就算重新計算還是會錯。那么根據同學們平時易出現的情況,建議大家從這些地方檢查:
(1)檢查列式是否正確。讀題,看是否該用加法、減法、乘法或是除法來算。
(2)列式正確后,看算式中的數字是否抄錯,是否和題中給我們的一樣。
? (3)用估算的方法檢查得數,如259+487,我們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數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計算一定錯了!
(4) 精確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確的結果。注意一定要筆算,五年級后,小數計算用口算很容易錯,而且要規范使用草稿本,(因為復習要大量做題,建議老師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專用草稿本)不要以為是草稿本就可以亂寫亂畫!往往一些數由于書寫不規范,抄答案都抄錯!
(5)檢查單位和答有沒有填寫齊全。
? (6)操作題,要用鉛筆,尺、三角板畫圖,切不可信手亂畫,畫完后記得標明條件(如:直角符號、長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題目要求一致。
? (7)解方程題,要記得寫“解”,應用題還要先“設”,這些,同學們老忘記被扣分,要引起重視了! )
5、類化跟進方法:
? (講解:很多老師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堂上聲嘶力竭的講一道題,問學生會了嗎?學生說會了,那么再考試,同類型的題還是錯。圍繞難點問題復習時,不要解決一個問題便草草收兵,這樣學生的認識不會太深入。最好,教師隨機補充相同類型或者稍作變化的題目,供學生再練習,這樣便能鞏固成果,深化認識。
)
6、問題解決多元化方法:
? (講解:這里主要是說的“一題多解”,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但要注意尋求最優化的方法,向學生倡導這種方法。 )
? 7、獨立解決問題方法:
(講解:注意鼓勵學生獨立審題,獨立解題,不要再通過“教師讀題”“討論”,“教師刻意引導”等方式來解決問題,以免養成學生過于依賴,不能自立的“軟骨病”。特別是低年級尤其注意。最常見的學生問老師題,在老師面前讀了題之后自己就下去了,老師喊住問為啥回去了,學生答會了。)
8、及時檢測方法:
? (講解:一個班那么多孩子誰會什么誰不會什么,老師調查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傳統的考試,復習效果怎樣,考試是有效的手段,但要及時的對學生考試中的問題進行反饋和矯正,教師也要根據考試情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復習計劃和復習方法。? ? ? ? ? ? ? ? ?
三、復習要突出合作性。
(講解:上復習課單是老師講學生聽效果并不理想。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我們要開動腦筋,變換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那怎么調動呢?舉個例子,在復習平均分時,一道判斷題,關鍵詞中沒有“平均分”,問學生正確還是錯誤,學生在慣性思維下聽到這樣的題就會說正確,這時如果老師可以幽默一下,說,有一個饅頭老師分了兩半,我把咬了一口的饅頭給了你,你要不要?學生就會異口同聲說不要,接著問為什么?學生肯定說不衛生啊之類的回答,這時候也應該表揚,還有學生明白這不算平均分,那么老師就可以接著學生的話說這道題目中有提到這三個字么?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錯了,然后老師再強調,學生就會有強烈的印象,再碰到這道題,就會想起咬一口的饅頭,就會想起這個關鍵詞,再出錯就難了。
還有在復習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發揮優秀學生的帶動作用,通過學生小組學習(一幫一),經過學生的“我來說”“我補充”“我糾錯”這一成型的課堂回答習慣,緊緊把學生思維拽在教室里,一分鐘也不讓出現人在心不在的情況出現;然后一起歸納總結,一起分享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經驗,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復習任務,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
? 四、要給予學生關愛和鼓勵。
? ? 復習階段學生壓力大,情緒波動大,因此,要營造寬松的復習氛圍,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尊重理解學生,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多給他們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心理的障礙,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激發他們學好的動力。此外,復習安排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減輕學生的復習壓力和負擔,幫助他們克服緊張情緒,讓每位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這一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各科的配合。
?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小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海涵,最后,希望各位教師通過復習,都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