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功的秘訣在于把會的題全部做對。
沒遇到這句話之前,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無論是平時還是考試,能把會的題做對就非常了不起,不要盯住自己不會的題,你不會,其他人也不會。而大家都會的題你沒有做對,大的差距就會產生。
遇到這句話的那一刻,我眼前一亮,短短一句話卻能涵蓋千言萬語。而且,還可以讓這句話“發揚光大”(放在文章最后)。
從教十年,我自認為比較努力,所有考試需要講的知識,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思想,需要向學生滲透的價值觀,我都能做到。但是,學生的成績卻很不理想。改過的試卷發下來,班里學生都會把錯題改正一部分,或者能全部改正。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者說,我自己就慢慢接受,學生沒有把會的題做對,也是正?,F象。
直到有一次,三個班級的試卷對比,點醒了我。我所在的學校特別小,1--5年級,每個年級都是一個班,一共三個數學老師,吳老師,關老師和我,其中吳老師教的成績特別好,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最好的時候有290+(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都按百分制,這三個指標加起來也叫三率和),也就是及格率和優秀率達到100,平均分90+。我所教班級的三率和能達到240+就已經很不錯了,甚至有時候200-。本學期的期中考試,吳老師所教班級的數學試卷有一道題目,題意不是特別清晰,當時我到另外的學校監考,我特別留意監考班級這一道題的得分率,一共5分,能拿到2分+的得分率不會超過20%,而吳老師所教班級2分+的得分率達到70%+,甚至全對的能占到40%+。當然,不出所料,吳老師所教班級在整個鄉鎮仍然保持第一。
對比吳老師、關老師和我所教班級學生的得分情況,我們兩個和吳老師有特別明顯的差別。我和關老師的班級上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有些并不算難的題目,學生的錯誤率高于50%+。這說明學生在根本沒有讀懂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就開始答題。
于是,我開始改變策略。首先是新授課上,盡量講的豐富有趣,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表達,無論對錯,我都給予表揚。其次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做題要做到2+1,2表示做題之前讀兩遍,找出題目的數學信息、關鍵詞和數學問題,1表示做完題之后再讀一遍,及時發現錯誤并改正。第二點的改變更重要。
經過調整,學生課堂發言越來越多,總結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從課堂練習來看,能全部做對的同學也比之前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曾經,班里有兩個學生,每次課堂練習的錯誤率在50%左右,現在,這兩個學生課堂練習的錯誤率能控制在30%以內。
外顯的表現是學生課堂表現越來越好,成績越來越好。對學生來說,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增強了數學學習的信心,在一次次的考試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班級也趨向于更團結友愛。
學習如同種一棵果樹,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策略就像是果樹生長必須的陽光、空氣、水分、肥料等等,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就像是果樹上的葉子。經過精心照料,果樹大概率地就會枝繁葉茂,而孩子生命路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成就就是果樹的開花結果。
畢業之前,考試成功的秘訣在于把會的題全部做對。成年以后,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于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有很多,除了世俗的名與利,還有個人的身心愉悅,身體健康,在任何一個方面做到極致,都稱得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