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可做賭圣
上周的李笑來專欄講了投資的一大禁忌——押上全部。按原有的思維去理解,“全部”意味著手頭所有的資金。這篇文章讓我自己想當然的認知多么膚淺。“全部”竟然是可以計算的,理工男不由得抖擻精神,一探究竟。
文中給出了一個公式凱利判據,適用于賭場式投資(錯了全沒,對了倍率)。
f=(bp-q)/b,其中f為現有資金應進行下次投注的比例;b 為投注可得的賠率;p 為獲勝率;q 為落敗率,即 1 - p。
當b=2,p=0.4時可得f=0.1,每次投入10%的本金,可以持續進行,并獲得最大3收益率。然而當b=1,p=0.5時,f=0,這說明拋硬幣的賭博不能玩。將彩票的數據帶入進去,就明白為什么有人說買彩票是交智商稅了。這個時候,連續投入2元,其實就是押上全部了,因為不可持續。
好萊塢影片《決戰21點》取材于根據凱利判據而戰勝賭場的真實的故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學生在華裔馬愷文帶領下,依據凱利判據的原理在美國各地賭城以21點盈利1000萬美元。之后,他們被賭場永久禁入。
進一步,將凱利判據推廣到一般情形(輸時全賠),其形式如下。
f=(p*rW-q*rL)/rWrL或者寫成f=p/rL-(1-p)/rW其中f,p,q同上,rW是獲勝后的凈贏率,rL是凈損失率,rW/rL是盈虧比。
例如,房價有70%的概率上漲1000元/平,30%的概率下降3000元/平,可得f=-0.15,這時候炒房不可行。假如預測房價能漲9000,此時f=1.35,這意味著按照這個判據我可以借錢炒房了。此前二十年確實很多人借錢炒房發財了,也有人誤入了鬼城欲哭無淚。判據是死的,考慮的都行理想狀態,操作起來必須加以修正和約束。任何投資都不可把身價全部押上,更不能借錢投資了。
投資是一件精確的事情,需要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理性計算。理工男表示很興奮,準備擼起袖子做計算時,卻發現一個更悲傷的事情——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