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改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之道。社會主義經過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的一大區別,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把社會主義看作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實踐過程。縱觀社會主義發展歷史,怎樣治理社會主義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
? ? ?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治理中國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在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這個總目標是由兩句話組成的一個嚴密整體,第一句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規定了中國特色制度模式選擇的根本方向,第二句話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回答了在這個方向指引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發展路徑的鮮明指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眼于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從而進一步對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歷史性課題作出科學回答,并為我國今后進一步治理社會主義社會實踐提供根本遵循。我們要充分認識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在社會主義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 ? ? 這是一場改革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越是壯闊的征程,越需要領航的力量;越是復雜的改革,越需要系統的思維。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到健全黨對重大工作領導體制機制,7年多來,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從前期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現階段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蹄疾步穩、有力有序解決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問題,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可以說,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改革,就能保證方向目標清晰,戰略部署明確,方法路徑高效。
? ? ? ?習總書記說過,要深化黨和國家監督體制改革,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強化對權力監督的全覆蓋、有效性,確保權力不被濫用。深化改革要絕對忠誠,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首要政治紀律,堅定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要全面過硬,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高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打造過硬機關隊伍。要深化改革,在全面上下功夫、深化上下功夫,提升政府部門質效和公信力,加強監督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守住底線,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見微知著、抓早抓小,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保持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
? ? ? ?要胸懷全局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觸及的問題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具體。要胸懷“國之大者”,以更加勇毅的責任和擔當謀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哪里缺乏動力,就在哪里謀劃改革;哪里死氣沉沉,就在哪里推動改革;哪里停滯不前,就在哪里落實改革,重塑加快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