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都長繭。”
這是修腳師傅對我說的安慰以及讓我達到自我安慰的話。
“我就是覺得我腳掌的繭有點兒厚,走路還有些疼,所以來修修。”
我順著他的話往下說,沉默的氣氛總會顯得尷尬,找點兒話題聊聊打發空閑的時間。
也可能由我習慣使然,挖掘每個人背后的一段往事和無數個故事。
“你的這個腳趾是灰指甲了哦!”他邊修邊隨意地說出這一句。
“嗯,我也覺得是。您再看看還有幾個灰指甲啊?”雖然隱隱猜疑過,但還是故作驚訝地繼續問著。
“這個是,這個是,嗯,還有這個……”他輕描淡寫地給我指出。
“哦?其實我覺得中間的這幾個指甲還可以啊!”
“稍微被感染了一些。”他答道。
“你們以前來修過腳嗎?”他妻子突然問了我們一句。
“沒有。”我們不約而同地搖頭,“但是我陪我媽來你們這兒包過腳。”他們充滿笑容的臉龐讓我還是有想繼續聊會兒的欲望。
“怪不得我覺得你很面熟啊!”他妻子繼續說。
“是嗎?你記性真好!”雖然知道這是生意人跟顧客套近乎的常用語,但也心甘情愿地往套路上走,畢竟無傷大雅。
“你腳上的繭也不多,也不厚。這樣疼嗎?”修腳師傅用類似美工刀的工具給我修腳時問,我說不疼。
“你們放心吧,我們是專業的,我16歲就干這個了。”他說
“那確實很多年了。”我回他。
“看你們年齡也不大,應該和我大女兒年齡差不多。”修腳師傅開始聊起他的孩子。
“是嗎?我上次來你們這兒看見可有幾個小孩呢,他們呢?”我向拉著簾布的里屋張望著。
“哦,他們在樓上看電視呢!我們有4個小孩呢,2個小的,2個大的。最大的21歲,在海南念大學呢!你們年齡差不多吧?” 問話的時候他抬頭看了看我。
“哦,那我還要大3、4歲呢?”
“看著你不像。我以為還在念書呢!” 他憨厚地笑笑。
快要修完的時候他手機來了視頻電話,他起身去拿手機放在修腳工具柜子上。
原來是他們女兒的電話。他妻子倉促地看了看視頻里的女兒,說:“姑娘新發型挺好看的呀!”
“你們關門了嗎?”他們女兒問。
“還在忙呢!”他妻子用手機掃了一下我們這群晚點的顧客,我跟同伴相視一笑。
“姑娘最近考試了嗎?學習咋樣?”他語氣溫柔地關心著女兒,依然低頭認真給我修著腳。
“最近沒有考試,但是學習一直跟上的。”
他們女兒用家鄉話跟他們一問一答,手機話筒里傳出千里之外擋不住的對父母的關懷以及對家里的牽掛。
“那我先不跟你說啦,還在忙呢!”
“那我掛啦!”他女兒說。
“好,你掛吧!”他妻子依然和顏悅色。
又有顧客進門說要泡腳,他妻子看看墻上的時鐘,時針快要指向22點。
“哎呀,抱歉呀,我們的藥水今天沒有啦,明天來怎么樣呀?” 她說。
“也行也行,那我先走啦!”顧客說著轉身出了門。
“你們生意太好啦!”我真誠地客套著。
“也還好,就是累呀!”他們倆都微微一笑。
修腳結束后,我跟同伴都表示很滿意。
快出門時瞥見他們整面墻上都貼滿了小孩子獲的獎狀,再次想起他們樂觀的笑臉。
我忽然對他們肅然起敬。
“再見啊,我們下次又來!”
“歡迎歡迎,慢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