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我想說說兩性關系。都說親密關系是所有關系中最為復雜、最難處的關系。當兩個人已經非常熟悉了,沒有任何秘密、隱私可言了,兩人的相處模式也變得不再需要偽裝自己,在各自的面前可以做舒服的自己。但有時你一個人舒服了,可能換來另一半需要承受你的傷害。有人說親密關系就是傷害關系。你和父母的關系中也是傷害關系,有時面對外人你可以很客氣、很注重自己說話的語氣、注重對方的感受,但面對親密的愛人、家人,你說話方式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傷害了對方,而自己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所以有調研報告證實在一段婚姻關系中,每對夫妻一生中都有過260次想要和對方離婚的念想。但我時常想,如果一個人能在親密關系中處理得很好,那么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應該是非常得游刃有余了吧。
? ? ? ? 下面說說我對親密關系的看法。我們戀愛中時常在想我能為女朋友做些什么,通常是男追女比較多,男生會在整個過程中付出自己很多的時間、精力或是金錢,想俘獲女生的心。女生習慣了男生這樣一種溝通模式后,在婚后,女性的期望就是男性一如既往地對自己好、為自己付出,一旦有所失衡就會覺得男性不愛自己了。其實呢,在婚姻關系中,它是一種穩定的關系,雙方都認定是彼此了,所以可能男性的重心不再是如何取悅女人身上了,男人的重心可能是工作或者是其他。因為男人覺得既然已認定彼此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多說了。但女性有時還是需要男性能進行愛的表達,比如說告訴女人你愛她,告訴她你想她,告訴她你非常得美麗動人啊。即使你的另一半不是那么美麗動人,當你告訴她在你眼中她美麗動人時,她就會很開心。因為至少你是在乎她的,你在關注她了。這個和平時人際交往中如果你能迅速記住一個新朋友的名字她會很感動是一樣的道理,誰不想被關注、誰不想被人注意到呢。有時就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擁抱或者一句關心就能打動女人的心,讓她覺得溫暖、讓她覺得你對她依然如初。但是婚姻和戀愛是不一樣的,婚姻的轉變是讓大多數夫妻從戀愛中的“我能為對方做什么”轉變為“對方怎么沒為我做什么”。這樣的轉變似乎在確定婚姻關系后就瞬間發生了,是不知不覺潛意識了里存在的,而且這種想法植根于我們的腦海中。正是由于這樣的轉變夫妻間的心里預期就發生了變化,可能男人在婚前是付出者的角色,但婚后在內心也是渴望索取、渴望得到、渴望被關注與關心的,而女人的預期仍然停留在婚前男人對自己的追求中,這樣的預期與現實形成很大的落差,所以女人就會覺得男人變了,而男人會覺得女人不可理喻。其實人還是那個從前的人,只不過每對夫妻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應該對自己的角色和生活目標有所調整了,不應該將心理仍熱停留在熱戀的感覺了。經歷了新的里程碑自然要去完成新的任務、新的目標,所以適應彼此、了解當下彼此的想法、進行適當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這之前,如果能了解這些個體差異不同,可能對各自都是會有幫助吧。前一陣子看了一本書說的是一對夫妻男人很愛干凈,希望女人能每天打掃衛生,而偏偏這位女主人是不喜歡打掃衛生的,那么男人會覺得女人不打掃衛生就是不愛自己,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女人比較喜歡燒飯,但吃好吃的卻是男人不太在意的事情。所以女人就拼命地燒來表達她對先生的愛意,而先生并沒有接收到來自女人的愛,這樣他們就會產生誤會,女人覺得我付出了這么多你還絲毫沒感受到。那么女人有問自己丈夫需要什么,你知道嗎?可見我們在處理親密關系中要以對方能接收的愛的方式愛另一伴,那才是王道。那么什么才是對方認定的愛的方式呢,這就需要對雙方的需求和心理有所了解,體會各自不同的個體差異和想法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