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受學習群的影響開始每天讀一首古詩詞,內心愈加喜歡。如同每天的飲食,自覺地讀后揣摩一下再慢慢消化吸收則變成了營養,哪怕今日讀明日忘后天記憶無存,可是體會當下生命中的那一刻,尤其睡前吟誦或默念一首,字斟句酌地幻想某種意境,僅為這一刻深深的安靜的愉悅感或者說當成享受也就很值得。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就是很好的詩意畫面,一個日子,一首詩詞,一幅場景,一點潤色,仿佛人生處處皆文章。詩書潤心田,雋永意綿長,求知和文化的滋養不管浸泡多長時間,只要開始能把這樣的畫面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足夠愜意。如果每日不讀詩詞,寡淡;幾日不翻文章,虛度;求知若渴,陶醉其中,慢慢積淀自得自樂的“詩意生活”何嘗不令人羨慕!
比較遺憾自己醒悟的晚,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F在開始跟著幾個群學習,才知道自己多么孤陋寡聞,更慚愧自己讀的書太少。以往那么多的時光怎么都給無效社交、無聊度日瞎忙活兒浪費了呢?反過來一想又暗自慶幸,還沒有糊涂到底,那么珍惜當下,有這么好的學習圈層活到老、學到老,沒事兒聽聽課、讀讀詩書是多么正確的選擇!“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骨子里我還是個粗人,沒有大學殿堂的經歷或者進修與浸潤,僅是斷斷續續、忽冷忽熱的臨時抱佛腳來自學一些實用的科目,畢竟初中畢業就參加工作完全是社會這個大熔爐一點點修正著自己,實在話心靈深處的內在學習驅動力太少了,學點皮毛也是帶有功利性的目的裝點一下腹中空的皮殼兒而已,離真才實學的目標太遠太差強人意,所以至今依然沒有絲毫的底氣敢說自己是熱愛或者說是精進的走心入心的學習分子,那么一個斯文的學者之風更是遙不可及。因為我知道,自己的“學”始終像蹩腳的玩雜耍的花架子,或者像練拳腳只是學了點三腳貓功夫,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前后都有足夠的敷衍應付的成分。就像我買過一套厚厚的唐詩宋詞漢賦之類的叢書就始終塵封在孤寂的書架上一樣極少的染指閱覽,擺起來那不過是個門面盡力顯示自己不是個無知的人附庸風雅一般可笑。關鍵是自己的內心就從未靜下來認真地走入那美好的詩詞世界,對于文學素養較低的我而像隔著山云仰止、陽春白雪的高度。
令人汗顏的是現在的小學生早早的就讀經典的圣賢文章,更有學校要求每日讀首古詩詞,看朋友圈也是國學流行,什么習《論語》、《大學》《中庸》、陽明心學等等蔚然成風。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經歷到的,這一切如果不讀點兒優秀的古典詩文真要被社會淘汰一樣,因為深知一把年紀了再談古論今怕是不如幾歲的毛孩兒。如果感受到別人能夠文思泉涌,出口成章,從容淡定,吐氣如蘭的氣質風采,對比自己的捉襟見肘,揣揣不安是有些寒磣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濫竽充數都是很難的,如人們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輪到人一張嘴就知道是不是“水貨”,所以在美國我愛人對我時常戲虐:出門少說話,可以故作深沉狀,不要談幾句話就露餡兒!呵呵,我反擊:你說那是英語,中國話難道我才疏學淺到這種地步嗎?以前是憨厚,不善言談,現在知道學習了,不能再拿老眼光小瞧人!嘴上這么說,但凡見到水平高的人,隱隱的不自信往往還是局促露怯的。
記不清誰說過:“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理解這句話,覺得學習有了方向,不再如瞎子摸象憑感覺,恍然大悟地認為經常讀些古詩詞是最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氣質的。挑戰就要啃硬骨頭,某些人可能認為這有點難、枯燥、甚至晦澀難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生活里,去讀古詩詞有點格格不入或者說是清高。但我還是執拗地認為,想溫文儒雅,想增添些文人靈氣與魅力,在詩詞歌賦、傳統古典、名著佳作的浸潤中一定更能少些乖戾偏執,多些柔軟溫良;少些心浮氣躁,多些涵養志趣;少些輕薄俗氣,多些篤定清明;少些口無遮攔,多些內涵底蘊;少些追名逐利,多些優雅沉靜;少些投機鉆營,多些品格共鳴,少些趨炎附勢,多些道義擔當;少些私欲雜念,多些家國情懷……所有的長期熏陶,所有的品味吟誦,所有的翰墨飄香,所有的積累沉淀,定會塑造出一個獨特的自我和文人的高風亮節,難道這不是自身想要的、追求的意境嗎?我想人生的經歷的愈多,這種渴望會越強烈。
學而后知不足。當越活越通透明白的時候,也會越來越肯定我們常說的那樣:初級的快樂是肉體的快樂,那是飽暖物欲。而中級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那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游走天下。當然高級的快樂是靈魂的快樂,有崇高的信仰,并且有付出奉獻,讓他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快樂達到至高至善的境界。那么我們有時間就去讀讀書,明道明理,凈化情操,喜悅心安,或者能夠帶動影響他人,是不是可以列為才能的修行、智慧的修行、精神的修行、靈魂的修行呢?也許剛開始讀那些古典文集或古詩詞有乏味之感,也許淺嘗輒止,苦不堪言,似烈酒入喉,辛辣難咽,但沉下心來,耐住性子,琢磨推敲、切磋品味,則猶清茶潤口,一旦回甘,頰齒留香,余味無盡,妙不可言。 我通過近期的習慣每天花一二十分鐘時間來順手讀讀古文佳作,自己的體會就想說:唯有書香能致遠,詩詞界里有乾坤,讓書香浸潤自己的靈魂,便有了日子成詩、人生著迷、時光淺醉的心境。
當有了鐘情和領會,愈加明白開卷有益。想想看,無論古今,讀書一直都是通往高貴最低的門檻,也可能是最低成本的投資,成為實現階層逆襲最好的路徑。曾國藩講:“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蹦敲醋鳛闃I余的陶冶性情,多讀古詩文,則可穿越時空千年,與古人對語心意相通,讓內心豁達,書伴靈魂,縱橫馳騁精神世界,豐富生命之可能則延展知識,優化頭腦。能夠喜愛古詩詞純凈的風格、遼闊的意境,極致的感性,恰恰彌補熨貼我們當下生活信息泛濫、節奏緊迫的擁擠焦躁之感。你再想,古典文學中無論各種情緒的表達抑或景物比興,那豪情、懷鄉、愁緒、蒼涼、懷古、相思、閑情、腸斷、釋懷、哲理、景色等等類別,在我們的意識里都是美輪美奐,余味悠長的滋養。再自豪一點,敢說世界上的文學又有誰不感嘆中國幾千年源遠流長的古詩詞那音的美,字的美,詞的美,句的美,押韻的美,描繪的美,擴展的美、驚醒的美,共鳴的美等等公認的首屈一指呢?古詩詞的豐富而含蓄、深邃與瑰麗、博大而浩瀚無不讓國內外文人墨客敬仰折服!就像我看到“Lands apart,sky shared”翻譯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樣的情懷,立刻被中國古典文學之美感動得蕩氣回腸!
古人有語:“饑讀之可以當肉,寒讀之可以當裘,善讀之可以醫愚,孤寂而讀之可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可以當金石琴瑟也。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日常我們是閑讀書,獨坐軒窗下,一品有清茗,心中讀乾坤,天地皆為緣,不問夢里天堂,不嘆世事無常,悄然沉淀雅趣,不乏梅蘭竹菊之氣,難再有年華寂寞之惑,其寧靜致遠,溫馨平常,是何等愉悅充盈!況且有民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哪怕順口溜,那也是雅趣?。∨加性谂笥讶樱梢詵|拼西湊來兩句詩詞,我認為也算是一股清流,比點個贊、說句蒼白的話似乎要強得多,透露出個性與文筆魅力也許更能讓人關注和回饋。所謂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定會惹人欣賞!
于是,自仗讀了一點詩詞,我就可以賣弄拽文,以激發胡編亂造的“靈感”:
比如萬圣節看加州的Melissa發照片,隨筆寫道:
房前迷彩南瓜燈,房主吆喝獻盛情,呼同喚伴討糖果,奇裝引秀樂融融!
比如看紐約智彬乘自家船遠游,我會寫:
一帆風順,踏歌而行!風景最美旅途中,朝霞暮色皆攬勝。凌波馳浪瀲滟好,海闊天藍任游龍!風帆正勁,向夢想出發!
比如開車看路邊紅楓爛漫,秋日燦然,會寫: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紅葉是深情,黃葉是清歡,綠葉是輕緩而平靜的過渡,秋葉之靜美,即是生命的風景!
落入眼眸,愛不釋手。
愛與熱烈,靜與沉默,哪有蕭瑟?
目光所及,秋歌秋韻,哪有薄涼?
比如去公園看林木,會聯想借鑒亂寫: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風霜高潔,深邃淡遠,明凈的紅楓,寧靜,清純,通透,觀之于心,有風骨之韻。自性何處見,造意得精微。沒有俗塵,沒有灰色,沒有阻礙,有的是干凈,純情,率真,高遠,挺拔,俊逸……
比如清晨鍛煉觀中央公園湖水、周圍各色樹木建筑,禁不住寫幾句:
滿塘秋水碧泓澄,明鏡倒影舞彩虹。秋心似水,無言也美。
層林盡染,處處爛漫。繁華盡處,時光安寧,遠近的高樓、樹木、湖水、運動的人自然和諧。
紐約多處的景未曾用心領略過。時光匆匆,習以為常,回頭望像丟失了四季輪回、山河明媚的情懷,卻被瑣碎的日常、人間的煙火給占據,的確辜負錯失不少俯拾皆是的“良辰美景”!
其實,境隨心轉,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美,生活無處不芬芳?;钤诋斚?。
感悟: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楓紅菊黃時。
…………
不管好與不好,有圖有文朋友圈里發出去,往往會得贊,朋友附一句,有才??!不管奉迎的真假,仍有些自鳴得意。再不好,說明咱是喜歡文字的人,開始區別于過去的大老粗形象,一份文化的自信開始慢慢培養并扎根了。現在能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滿懷熱情,我的下半生會不會“詩意盎然”呢!
可謂是:余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別再無聊度過,日子忌用松散迎接。清凈不擾喧囂,善柔無畏冷漠,紛擾遠逝,煩惱匿跡,修煉心性,文中暢游,書卷熏陶,時光淺醉,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此生可待,不也快哉!
附:近日學習的詩文編輯如下,依然感謝陳思帆老師的奉獻,多篇為詠秋之作,遂把個人閑暇拍照的秋景作為插圖一并存留。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盾饺赝ぁ诽啤ち谠?/u>。寒露時節,涼氣加重,最暖心的事,莫過于會有人叮嚀,添衣加被。在這個世上,最可貴的是陪伴,最暖心的是情感。朋友,不管你在做什么,有多忙碌,都要照顧好自己,如果疲累了,要懂得放慢腳步,注意休息,保養好身體,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氣。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厥捉?、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謂我心憂?!顿R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棄疾。辛棄疾的狂,是特立獨行的超逸豪放。辛棄疾罷官閑居時,依然不改狂傲本性。有一種狂,是自信無敵,哪怕穿越今古,也不失疏狂之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秋風蕭瑟,但天地壯闊。面對遼闊的秋景,毛澤東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雄渾大氣的詞。秋天之美,美在清、高、曠、遠、靜、凈、深、厚、大。清高里有著恬淡,曠遠里有著精深,靜謐里有著清凈,厚重里有著博大。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是描寫,是議論,也是感慨!意味深長,余韻悠遠,仿佛將我們引向一個無限性的時空,去尋味那無窮的言外之意。
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陶淵明《停云四首·其二》陶淵明直言這是一組思念親友的詩。酒樽里盛滿了澄清的新酒,后園內排列著初綻的鮮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實現,嘆息無奈,憂愁充滿我的胸懷。與其思念成疾,不如把深深的遺憾,交給歲月??傆幸惶?,那些你無法跨過去的坎,走著走著就填平了。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人生短暫,不必淚流,塵世煩擾,心不結愁。多一份知足,便多一份幸福,多一份坦然,便多一份輕松,一兩計較一斤煩惱,一人看開兩人自由。任歲月不回頭,青絲成霜青春難留,不與時間較勁,不與煩惱爭高下。把握時光,及時行樂,不要無謂的悲傷,只要一世的逍遙。最美重陽,美在超然的曠達。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陶淵明《四時》。隆冬過去,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彩變幻莫測,大多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秋月朗照,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嚴寒的高嶺上一棵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四時之美,不在有錢人眼里,而在有心人眼里!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而立之年的毛澤東,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把對中華的情懷鐫刻在山川江河上;他“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茫然中又展露了多少風騷與蒼涼。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陶淵明《酬劉柴桑》劉柴桑,即劉程之,曾為柴桑令。這年秋天,劉柴桑下廬山來拜訪陶淵明,相互作詩和唱,陶淵明于是寫下《酬劉柴桑》隱居的陶淵明,沒有人事應酬,有時竟忘記了一時四季的變化。不論在何種情境,心態平和永遠最美,天天快樂才對!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洱S心》唐·王昌齡。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著。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臥在松下,享受輕風。在這樣的環境中,王昌齡說,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素心向秋,清淺入眸。人除了要懂得怎樣去愛人,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去欣賞自己。來時一無所有,去時兩袖清風,留給世人的只有淺淺笑談而已。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漁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這是一個地處瀟湘的秋夜,荻花臨風,美景如畫,月光下的江水,輕柔澄碧,云煙淡淡。主人公剛剛垂釣完畢,劃著小艇在水上蕩漾。真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云水就是家鄉,蓬舍就是住所,經常吃的是家常的魚羹稻米飯。杯中斟滿美酒,架上擺滿書籍,開懷愜意,其樂陶陶,絕不把名利掛在心上。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自娛自樂,討別人歡心只是小聰明,每天都能討得自己開心才是硬道理。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短ど小で锶朐粕健匪巍垝?。這是一幅色彩斑斕的云山秋意圖。山中景物清爽秀麗,爭艷斗奇就像一副圖畫。楓葉之多盡染萬山一直連綿到云彩邊上,在山巖深幽之處。無數的菊花,點點灑灑。淡泊的心境與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是那么閑適愜意。剛剛好的溫度,舒適涼爽的風,傍晚的夕陽,鋪滿落葉的小路和喜歡的人,秋天真是太美好。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錢福。心中對明日向往的煙火,需要用盡心力將其點燃,對今日存一分刻苦,明日便會多一份輕松。每一份今日的努力,都會溫暖我們的心田,讓我們過的優雅,更加悠閑自在。把握當下,別辜負韶光。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犊鄷兌獭诽啤だ钯R。李賀的狂,是對時間永恒的執著追求。自古以來,無人不感慨時光的流逝,渴望留住光陰??穹艠O致的背后,是對時間永恒的追求。人要是永遠都是十六七歲就好了,那時候真是年少不識愁滋味,哪怕再小的事情,都可以為之感動落淚。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秋天是最易思念家鄉,客居異鄉的葉紹翁,在這靜夜里見到秋風時,自然也想家了。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任何有關家的懷念都是奢侈。在外受的苦和委屈,也只有家才能慰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日升月落,花謝花開,我們所擁有的,也不過短短幾十年。在這茫茫天地間,我最想擁有,就是一束清晨的光,和永遠不絕的希望。每一個清晨都值得珍惜,每一個日出都值得記憶,每一縷照進心靈的光,都值得珍惜。讓我們都能笑意盈盈,元氣滿滿。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蘇軾。在蘇軾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于懷。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余生;如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清秋山色,登高望遠,懷念友人,愁緒似薄暮生發。皎皎月色,江畔孤影,等待知己共話曾經風華。 古語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漫長的生命長河中,總會遇到與我們靈魂相契的幾個人!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耳p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宋·李清照。不好心情,只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上表露的鄉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人生的各種經歷和苦難,又像是剛剛泡好的那杯黑茶。這滋味,多么像五味人生,冷暖自知。
滿塘秋水碧泓澄,十畝菱花晚鏡清。景動新橋橫螮蝀,岸鋪芳草睡鵁鶄。蟾投夜魄當湖落,岳倒秋蓮入浪生。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度脰|湖作》唐·韋莊。在韋莊筆下,秋日的池塘自有其美。滿塘的湖水碧綠而澄明,菱花水面如明鏡般清明,湖上的新橋如一道彩虹,夜晚一輪蟾月落湖中似沉璧,山峰倒影入波浪像蓮花新生。黃昏煙雨亂蛙聲,聲情并茂,令人回味無窮。秋天的池塘、蛙鳴自有其美,其實,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 ? 以上圖片來自于個人手機隨拍,取景地紐約中央公園及居住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