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久的運營,卻依舊拿著同樣的工資,沒有升職,沒有加薪。自覺:明明自己更優秀,為什么別人拿的工資比自己高出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
這也許是大多數運營人都會經歷的情況,在運營這條路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嗎?你和高級(高薪資)運營的差別,到底在哪里?
在《跟小賢學運營》這本書的第二章中,小賢以親身經歷跟我們分享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以及從初級運營到高級運營的進階方法,并對如何做跳槽準備提供建議,讀完有所收獲,是以記錄分享。
筆記內容:第二章:從初級到高級,運營的進階之路
一、從初級運營到高級運營
1、初級運營VS高級運營
初級運營和高級運營的區別就像點和面的區別,初級運營只需要專注做好某一點,而高級運營則需要把握全局,把控好面。
比如同樣是達成運營三個目標(拉新、留存、促活)中的拉新,初級運營只需要做好拉新目標下的某一項工作,而高級運營則要以拉新為目標,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達成目標。
2、高級運營常用的4個思維
初級運營與高級運營的差距,不僅僅是工作年限或經驗造成的,更多的是兩者在思維方面的差距。很多時候你會想不明白:為什么別人可以想得那么到位,結果那么出乎意料?也許,就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不同吧(也跟工作經驗有關,多想、多學、多做,就很可能用"1年獲得別人3年的工作經驗")。
像高級運營常用4個思維,我們也可以多試著去這樣思考。
思維一: 需求是錦上添花,還是非做不可
面對優先級排序的問題,要多問自己"需求是錦上添花,還是非做不可",并學會邏輯清晰地說服大家接受你的決策方案。(需求檢驗緯度:優先級丨需求丨需求收益)
思維二: 邏輯性發散思考
舉例:一個公眾號粉絲關注量小,你會想到哪些原因?
「做內容的運營第一時間想的是如何通過優化內容漲粉,關于提升曝光率方面的思考可能會顯得略微"雞肋"」——思考:能想到通過優化內容漲粉是好的,但是除了優化內容,還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關注量呢?
思維三: 能否運營場景化
老做短線不可復制的項目,其實是很消磨一個運營創作精力的,畢竟它不是持續地專注做一件事。
思維四: 項目立項運營思考模型:SCQA
SCQA分別代表:Scene、Conflict、Question和Answer,其中Answer在項目中指: 只有跟產品核心數據息息相關的解決方案,該運營項目才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
舉個例子: 如何用SCQA思維提出項目需求?
3、運營菜鳥如何快速往高階運營通關?
高級運營思維有了,如何往高級運營通過呢?主要有四個步驟:
(1)了解高階運營要求
(2)選定適合自己的高階運營崗位方向
(3)尋找可供參考的成長路徑
(4)執行、總結、調整
- 高階運營希望能夠把一個項目做成案例進行二次傳播,初級運營則是做完即可
- 盡量讓運營工作模塊化、文檔化、工具化
- 多讀書,打破思維局限,這里推薦8本書: 《引爆點》《長尾理論》《從0到1》《影響力》《決策與判斷》《啟示錄》《參與感》《金字塔原理》
二、關于跳槽和準備
1、跳槽五"不"原則
關于跳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人都會建議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隨隨便便就跳槽,但如果真的發現不合適,還是盡早跳槽好,一來可以減少妄想與迷茫,而來可以驗證自己的不確定性。但跳槽應該做到以下五"不"原則
(1)不攀比:不要因為攀比跳槽;
(2)不換行:認準了某一行,就在那一行上深耕,積累行業經驗;
(3)不換崗:某一崗位都有他的上升通道,認準了就要不斷往上發展;
(4)不逃避:如果因為逃避換工作,下一份工作很可能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5)不裸辭:找好下一家再辭職
2、如何在簡歷上介紹自己?
建議采用“目的+行動+數據”的形式包裝簡歷;推薦幾個招聘渠道:比如拉勾網、內推網、脈脈等。
3、準備面試
第一輪: 讓面試官了解你的價值與對工作的態度
除了了解所面試的產品跟整個所處的市場環境外,重點需要做的是:以背景(目的)、行動、工作結果、亮點與不足的模式梳理清楚自己之前做的相關事情。
第二輪,面試作業
建議拿給目前正在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幫助進行思路的指導,這樣至少能夠保證不跑題。
□方案是什么,陳述你的創意
□方案立足點是什么,目前市面上的參考案例
□方案目標與收益
□執行計劃
□傳播計劃
□相關頁面原型圖
第三輪經理面
確定你是否能勝任崗位上的要求
第四輪HR面
一般會問你:為何跳槽、期望薪資、職業規劃、老家在哪、怎么看待互聯網之類比較泛的問題,一般不會刷人,除非你說了下面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