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周四
今天的北京又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天氣預報明天的最低氣溫接近零度,如此寒冷的深秋,騎車在路上,感嘆季節轉換如此之快,自六月份離開學校,還沒感受到北京夏季的炎熱就進入了秋天,還沒好好感受秋高氣爽、秋風瑟瑟,就要進入了冬天,轉眼16年還剩下兩個月的時間。
? ? 關于時間,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關注點不一樣,感知力不同,在相同的時間內所感知接受的信息、能量不一樣,感知的密度差異很大。就類似于相機,有的人在百級的這個像素,而有人在千萬像素的級別。在同樣的時間里面,所感受到的空間的大小完全不一樣。
? ? 曾經有二十天的時間每天在路上花費四小時的時間南北方向跨越北京城上下班,堅持一周多時,身心俱疲,后來坐地鐵時,拿kindle看書,看小說《歡樂頌》三部,看書時完全沉浸在小說情節中,到站下地鐵時,會覺得地鐵時間也過得好充實,好愉悅。尤其是看到最終部時,讀到這部小說中很精彩的結尾,一段醍醐灌頂的話:
【長年累月, 我害怕有人挖出我的恐懼, 到后來, 這種害怕本身也成為恐懼的一部分, 反而恐懼的核心卻越來越模糊。 只知道心里怕得很, 非常怕, 怕得晚上不敢黑燈瞎火地睡。 如果說你怕風, 你可以筑起擋風墻, 怕火,可以使用最好的消防設施。 可面對模糊的恐懼, 什么辦法都沒有。 倒是身邊的警戒越埋越多, 如蠶做繭, 越來越堅韌敏銳。 卻又更時時被觸發, 時時受驚嚇。觸發警戒的人還會怪我小題大做。 而且總有一天會有人鄙夷地對我說, 你活得好好的, 你焦慮什么, 還有人挨餓橫死呢, 叫那些人怎么辦。 于是恐懼變得荒誕, 荒誕也意味著不正常, 人們看不正常人的眼光是異樣的, 我不得不覷著別人的反應調整自己做個正常人。 可做得左支右絀, 更疑心全世界都與我作對。 ? 能克服心魔的, 只有自己。】
【真心愛身邊每一個人, 比縝密防范身邊每一個人, 更令人愉快, 也更令生活順暢。只有加強心理建設, 讓內心皮實, 以不變應萬變, 或者即使受傷也能很好地愈合。】
聽蔣勛的《生活美學》,覺察我們對生活的感知是多么糟糕。其實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有非常細膩的感受性,而這個感受性不能完全被大腦思維的東西所掩蓋,我們的思維,理性有理性的判斷,感覺有感覺的判斷,因此在感覺里面讓它豐富了,讓它可以感到很多豐厚的東西,承擔生活里面許許多多的記憶。唯有這樣,保持能量的流動,過好每一個當下。
? ?對我們所接觸的未知的領域,你為它準備了多少,就能欣賞到多深多遠的風景。功課做得多了,就能從一筆之中讀出淵源、用心和特點,就像玩游戲一樣,走得比較深,通過了一定的關卡,才有樂趣,扎實精進享受當下。注重能量的感受,當充滿幸福感和滿足感,很容易因為一件特別小地事情開心,能體會到生活中細微的美好,哪怕是吃飯、睡覺等看似簡單的事。用最努力、最深情的方式活著,時光流逝,但當你回首時,在質量和密度上,跟他人是不一樣的。學習欣賞魏晉人的人生態度,把玩“現在”,在剎那的現量的生活里求極量的豐富和充實,寄于生活過程的本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