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一陣子,有幾個媽媽來問小yu說自己的孩子現在才兩三歲,是不是應該早點開始學英語呢。對于這個問題,爭議一直不斷。當談論起學前教育時,很多家長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該崇尚自由,孩子上了小學初中之后被學業所牽制,哪里還有時間可以出去玩。仍然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早點接觸英語,也算是準備好一個敲門磚,以后學英語的路可以更順暢。小yu是和后面的這些家長的想法比較相近,我也覺得早點讓孩子接觸英語未必是一種壓力,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歡樂。那小yu本期就和大家細致的聊聊幼兒時期的英語。
越早接觸英語,孩子就學得越快樂
小yu認為,早些接觸英語領域可以帶孩子早點打開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小yu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英語課,因為在我心里我一直把英語當做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小yu小的時候被媽媽送到一個地方去學英語,在那里小yu每天都和其他的小朋友學唱英語兒歌,也看了很多單詞卡片,不知不覺就背下來了很多單詞。從那時開始,小yu就認為英語是個很有趣的東西,這也激發了我以后想要繼續學習的熱情。當你喜歡上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專研他。小yu也從自己身上發現幼兒時期激發對某一領域的興趣是有多么重要。小yu是一個物理化學生物都學得很渣的人,后來小yu歸其原因還是因為對這類學科本身就不夠喜愛,更別說可以完全理解他們了。小yu小時候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物理或者化學這一類學科的啟蒙,當走進初中時,這些學科對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戰,所以這令我對其的理解更是不如其他同學。開放的環境,充足的資源,和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可以激發一個孩子學習的欲望的。
錯誤的學習方式,只會弄巧成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中國家長的心愿。你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可以掌握一些英語,這樣的初心并沒錯。但有些家長便會強迫自己孩子去背很多單詞,會說很多句子,若是孩子做不到,就會覺得他的英語都白學了,同樣還會勸導身邊的其他家長說別學了,學那么早都沒用,還不是一樣。過分的要求孩子背單詞,死記硬背各種句型,這樣學英語的初心并沒有錯,錯的是學習的方式,這種學習方法只會使孩子對英語失去興趣,并覺得這是個可怕的東西,以后也越來越拒絕去接受英語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孩子厭學。 我記得我表弟小的時候,我也充當了一陣子小英語老師的角色。每次和他走在路上,我都會用英語和他對話,對于小孩子來說這種新鮮感會促使他們想積極地參與到和你的對話里,雖然作為一個沒有英語基礎的小孩子是無法明確表達自己想法的,但是他總會從和你的英文對話中學習到新的詞匯,哪怕只是蘋果或者梨的英文說法。如果我們能激勵孩子在幼年以這樣的方式學習英語,那可想而知等他進入到了小學以后,他的知識量遠遠要超過那些在幼兒園時期沒把英語當回事的孩子。對于小孩子,無論是學習哪一種新語言,哪一個新事物,都需要家長們去循循善誘。不要急于去看待結果,要知道付出必有收獲。
家長要明白孩子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
英語作為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它的分量可想而知。小yu一直認為學習英語不單單只是因為我要在美國上學,學習英語也不只是想要應付考試。對小yu來說,學習英語是一個開闊視野的方式。如果不會英語,我怎么可能對一本英文原著小說感興趣;如果不學習英語,我又怎能理解一些特殊的詞匯;如果不學習英語,我又何嘗有機會能和外國友人來一次真正的交談。所以小yu認為,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對待學習英語這件事都不能急于求利。學習英語是一個過程,地基打得穩,那房子蓋得就高。我認為幼兒英語教育就是一個打地基的過程,我們不能奢求地基打完房子就竣工,但是完美的地基一定會帶給我們一棟值得期待的房子。那地基打得好不好,就要取決于家長對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