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很久未見的朋友和我聊起了史鐵生。我突然意識到,似乎很久沒有讀文學作品了。再次翻開老史的務虛筆記,字里行間,發現有些熟悉,讀著讀著,突然有點感動,就好像,見到了一個久違的朋友,就好像,給我那些紛擾不清的思緒找到了它們的歸宿。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再讀文學作品,因為我開始覺得它們似乎并沒有給我太多實在的知識。而我所有思緒的開啟,便是開始意識到這一片虛空。
我開始思考,文學作品的意義在哪里。因為我已經發現,那些糾纏著我的萬千思緒不是生來就伴隨著我的,它們的根源,似乎也在于曾經讀過的文學作品。若沒有語文課,若不是三毛,不是林清玄,不是七堇年,不是史鐵生,我似乎不會這么多愁善感,不會有這么多關于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文學,像一件毒品,會讓人上癮。它會給你一種精神的慰藉,然而當陷得越深,突然中斷了,會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生命了的一場虛空,于是便手足無措。那是一種孤獨無助的痛苦。你不知道你什么時候走了進來,但最痛苦的是,你發現似乎只有你一個人走了進來。你有時候能夠看到外面那些熟悉的人們,卻發現,他們就像一個個虛無的影子,我們之間,相互無法觸及。
唯有文學作品。那些陌生卻又熟悉的文字,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在這個時候讓人產生共鳴。
你會發現,原來還是需要文學,才能讓我的所有思緒找到它們的歸宿。
于是我開始不明白,文學到底是一種罪惡的根源,還是一種生命的救贖。
可以說,若沒有它們,似乎就不會有現在這么多沒完沒了的思考。或許便也不需要去尋找這種救贖。
可是,真的是這樣么?
真的是因為它們,才會讓人產生這樣的孤獨和痛苦嗎。世上所有搞不清楚原因的心理問題,所有搞不清楚的自殺,難道罪魁禍首都在于文學所產生思考嗎。
究竟是,生命本身就是一場虛無,還是因為對生命的思考過多才產生的虛無。
我不知道。
可是我知道,這世上不止我一個人會陷入這場虛空。我知道,這世上有很多,在這場虛空中孤獨無助的人。我也知道,這世上也有一些人,在嘗試向他們伸出可以觸及的手,將自己的心境傳遞過去。只是我更知道,這樣做的人,很少,很少。
這個世界,看上去似乎在不斷進步。可是,會發現,人類并沒有越來越快樂。所謂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科技革命,就像人類史上一場場巨大的陷阱。個體的幸福,似乎至今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而文學,存在的意義似乎便在于這里。確實,它什么都承載不了,可是它擁有一種屬性,它能夠傳遞一種心境,一份情感。而這個媒介,或許是文字,又或許是音樂,也可能是圖畫。像史鐵生的文字,Aimer的歌聲。突然有一瞬間,我,感受到了。也許就那么一瞬間,那么一點點。可是有時候就是因為這一點點的共鳴,便足以讓陷入這場虛空的人得以救贖。
苦難是上帝賜予的一種獨特的天賦。你發現了,你便可以擁有它,你沒發現,它便是一場災難。
既然我發現了,便不想袖手旁觀。
人這一生,很短暫。可是卻總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煩惱和憂愁。真的太他媽讓人討厭了。有時候想著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多好。
可是,我怕痛啊!
而且,我還有想完成的事情。
不會讓自己那么早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