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變得不那么容易相信人了。
01
小師妹突然說實習期一過就會退出志愿者協會了,專心搞學習以及呆在大學里最厲害的學生組織記者團。說實話,我看到之后挺有感觸的。
志愿者活動跟學生記者采訪沒有任何沖突和矛盾。
因為切身有過體會和經歷,然后就莫名其妙地說了一段話,分享了一段我自以為很直白的感受。
志愿者的滿足感和獲得感與記者團的歸屬感相得益彰。記者團和志愿者協會都會是大學生活里最美好的經歷。
我覺得我沒有說錯啥,這確實是兩年大學生活帶給我的一些經歷和體會。對自己來說,是特別珍貴的收獲和回憶。
小師妹后來說,志愿者協會的志愿服務活動和工作可能更吸引人,記者團的采訪寫稿更鍛煉人。我覺得挺好,雖然我沒覺得兩者有啥好比較的,都吸引了我,都給了我很好的鍛煉和成長。
只不過,小師妹的一句話讓我覺得有點難堪。
她說她沒有在志愿者協會待一年,只有實習期這幾個月。
我可能會想她的志愿者活動經歷可能少了點??赡芙洑v和經驗不足,說出的這句話帶了點戲謔。沒啥,只是當時覺得自己的那份認真被調侃了。
我也只是說說而已。別人的事跟我關系不大。
我想對你們好,接不接受是你們的事。
只是偶爾會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竟變得不那么容易相信人了。
02
那天聽到那句話的時候,心里真的特別不是滋味。不知道為什么,就是覺得有點別扭,也許是委屈吧。本來特別想發發火啊,耍個脾氣啊,當時竟然全都忍住了。
我就說我長大了吧,就是老了咯,天天這樣開玩笑。還好吧,雖然當天耍小性子,沒有寫東西,就早早地睡了。但我既然能管住自己的情緒了,我想這也是一種成長和收獲吧。
想起前段時間的酒店兼職,被人當猴兒一樣玩弄的時候,個中滋味真是令人難忘。隨后仔細一想,發現從高中畢業開始,這兩年確實做過不少兼職。掙的錢不多,但掙的經驗倒是不少。
本來說好從早上九點半到晚上九點,沒曾想下午兩點就趕人走。事先也沒通知一聲,有氣先忍著,沒啥好抱怨吐槽的。多經歷幾次,就看慣看透了。
今年在跟社會真正接觸之后,我總是在想,社會真不好混。
對啊,長這么大不是一直都靠混才過來的嘛。
早上六點半起,八點半到達集合地點,九點鐘就開始干活,盡管他們說早上九點半之后才會算上班時間。別人家的地盤,別人說了算。一切都挺順其自然的,兼職就是為了掙點錢而已。
當時也不知道心里到底啥滋味,以前我話很多的,經常被人吐槽話嘮一個。什么都敢講,什么都敢說。最近總是喜歡默默的,不說話。就跟小時候一樣,傻不拉幾的二愣子一個。只知道再坐兩個小時的車回來睡大覺,睡醒了又是一條好漢。
那天在后廚盛了一上午的米飯,一碗接著一碗,硬是把齊腰高的一大桶米飯給盛干凈了。一米的口徑,裝下我絕對沒問題。就站在那打飯的一段時間,就能看清了進了社會之后的那些場景,弱肉強食以及互相憐憫。
后廚的那些大廚們會扯著嗓門喊那些學徒做這做那,稍微有一丁點兒怠慢就會加大聲音去咆哮,吼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有我會不經意間把飯碗碰倒,還好大廚沒看見。
那個學徒做事麻利??瓷先ゾ吞貏e老實實在,以便聽著吼叫,一邊加快手上的活,一點兒都不含糊。
什么叫大風越大我心越蕩。學徒小哥比我大不了幾歲,他的社會經歷卻異常豐富,這都是磨出來的。
我覺得他可能在那混久了,有經驗了。做好自己的事就足夠了,他可能不相信那里的任何一個人。
誰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工作上的事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他是用行動教我的,他沒時間跟我說太多的話,五個小時的時間里,總共也就三次。
第一次是教我怎么去盛米飯才符合要求。第二次是他活干完之后過來幫我一起盛米飯,“來,小伙子,手酸了吧,我倆換換”。他人挺好,我只能說謝謝。第三次是兩點鐘下班,他還在忙。我過去想給他幫忙,他連說不用,但也沒停下手里的活,只說讓我去別處看看需不需要幫忙,要是沒有就讓我自己去休息。
心里哪想的了那么多,只是覺得幫他可以,幫別人可能心里就有坎了。不知道當時心里怎么會那么狹隘。
03
學徒小哥他可能是心里抵觸太多,亦或是以前都沒人幫過他,我看到的也確實是沒人主動幫他干活。只聽得到那些大廚吼他的聲音。他都忍著在,然后默默地把所有工作都做好,我也就只看到了那半天的工作,也就只能用自己的思維去設身處地地腦補他的心理。哈哈,我總是想太多。
他或許真的跟我一樣,很難相信別人。
我們第二次對話的時候,那會可能都不太忙,另一個學徒也湊過來找他聊天。他叫肖朋,另一個叫張朋,我沒仔細看他們的工作牌,只是聽見他們這樣叫著。至于怎么寫才是對的也不重要,用不著相信別人說的名字是真是假,一個代號而已。
肖朋一邊兒跟張朋說話,一邊干著手里的活,這種本領應該要練很久吧。好像一直都是肖朋在問,張朋在答。確切地是肖朋在表示關心,張朋在假裝很淡然的回應,這種寒暄確實挺尷尬。
知道你對我好就夠了。都是朋友,有這兩個字在就夠了。朋輩之間,心里明白哪些人是真心的就夠了。
肖朋問張朋吃午飯了沒,問張朋生活費還夠不夠,問張朋這個月還剩多少錢,除了問還有一些陳述。要是錢不夠了你就跟我說,我這里還有一點,不夠吃的時候就直說,別覺得有啥不好意思……
張朋說,好。
看著這一幕好像在哪見過,小四兒好像也跟我說過這句話。
04
肖朋應該只是不想去相信那些他不信任的人,我覺得。
高中畢業之后在大排檔打工,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這個社會。第一次知道社會上的工作是什么樣子的。雖然那個圈子挺小,但我覺得對兩年前的我來說,確實是一次很好的鍛煉。認識了一群人,看懂了一些事,明白了一些道理,學會了怎么做人。
就算你一心一意地對待別人,別人也不一定就能相信你。有時候,實力和能力比單純的相信更管用。
我當時在燒烤那邊當學徒,名義上的徒弟。我師父是跟我同歲的小伙子,但他已經學燒烤了兩年,烤得一手好肉串。他可以同時烤300串羊肉串,眼都不眨一下。
我師父的師父才是主烤,跟后廚的主廚一樣。大師父他負責烤全羊,880一只。其他的交給我的那個小師父去做。一方面是該教的都教了,一方面是應該多鍛煉,熟能生巧。
小師父也不吝嗇地教了我兩個月的燒烤。還記得第一次把自己親手烤出來的羊肉串端上餐桌那份滿足,真想不要臉地夸自己一句手藝真好??腿顺灾﹂_心,他們也許不知道那是一個小學徒的第一次燒烤成品。如果烤砸了就不好辦了,一串六塊錢,10串就抵我一天的工資了。
還好自己的瞎搞沒有闖禍。
你說我的小師父咋就那么相信我啊,我都活后怕。這也難怪我們這兩年還能偶爾聯系聊聊天。前幾天還跟我發消息說他要來武漢工作,叫我有空找他喝酒。喝,不醉不歸,我的小師父。謝謝你。
05
小師父跟肖朋一樣,不太相信他的師父,因為大師父一直不把烤全羊的秘方告訴他。全都是小師父平時幫忙時學到的,在社會上學技能,靠的是眼疾手快,還得會看人眼色,要學會察言觀色。
后來,小師父把燒烤的全部手藝都學到手了,他也教會了我能學會的一些燒烤方法。這個手藝在我們班級春游的時候我還用過,勉強還不錯,烤的東西還像回事。
小師父說,我是很少拿真心待他的人。十五六歲就開始混社會,很難想象他經歷了多少困難。他會帶我一起出去玩,一起喝酒。我好像欠他一包好煙,當時不知道混社會混久了才知道一包煙可以包含兄弟之間很多說不出口的話。
沒辦法啊,我不抽煙,不了解這個行話啊。
他現在成了一個主烤手,他還是我同輩的小師父。他的這包煙留著下次見了面給他吧,惟愿他更好。
我知道,雖然嘴上變得不再啰嗦,但改不掉心里那點小九九啊。想說的話說不出,但我想記錄下來。
我實習時候的記者老師經常對我說,要帶著耳朵和好奇心去聽,要帶著紙和筆去記錄,盡可能地去記錄每一個細節以及共鳴的瞬間。
別人待我的好我都記著在,我對別人的好只是我覺得值。
雖然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變得不那么容易相信人了,但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去記錄收獲的每一份好。信任慢慢培養。
志成
201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