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比較懶惰的人,一本《老殘游記》看了許久,終于剩下最后二十余頁,也算是看到了其精髓部分吧。
最后余回我感悟頗深的便是關于因果回報、淡泊名利以處事的道理。文章借尼姑庵逸云由懵懵懂懂到為愛癡逛,再頓悟世間情愛從此隨世修行,闡述了世間情愛皆為欲,無欲無求無功利的道理。世人只知靚云為庵子里玲瓏剔透、慧穎聰達的妙人,那曉得還有逸云這一蕙質蘭心、超脫世外的智者。而靚云為世名所累,導致俗世纏身,唯有逸云在此如雅妓般的庵子,以似女匪女的心境酒肉穿腸過、俗事都看破,唯愿為年少的懵懂肅清余孽,從此海闊天空,唯君行,這何嘗不是一種超脫的自在。至于人世間的名和利,文章先由靚云被逼差點失身,從側面反應人一旦得勢難免會忘乎所以,釀下禍端,而后由老殘夢游閻王殿,闡述因果報應,善惡有報的道理,引導人淡泊名利以處事。
清末社會動蕩、政府腐敗,不得志智者以故事的形式如此闡述,也是有因的。人世間本來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