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凰豐,作品多以圓雕、浮雕、薄意、等技法表現。中國民間藝術家,中國國際美術師協會會員,2016年榮獲全國石雕“中國青年十大雕刻家”榮譽,并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金獎”,2004年獲得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屆壽山石雕刻藝術“十大新秀”榮譽稱號。現任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員,福州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浙江金石研究院(雕刻部主任)浙江余任天藝術研究會(會員)杭州金石藝術工作室創辦人。
積年刻石無數,練就一手硬功。同時沉酣于歷代文學書畫,問業于省內外諸多文學藝術界名家,學養日深。
林凰豐所開創的薄意藝術,并不斷創新求變,進一步完善了薄意藝術表現形式。以刀代筆,將中國傳統的詩文書畫印表現形式和壽山石獨有的自然特色相結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
神韻
藍珀
在諸多花卉中,古人最愛將美人與牡丹聯系在一起。唐代詩人徐凝就曾把牡丹比作洛神:“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而在詩人李贄眼中牡丹就好比美人西施:“憶昔長安看花時,牡丹獨有醉西施。省中一樹花無數,共計二百單八枝?!比绱藝煜?,難怪文人墨士,達官貴族對牡丹愛不釋手,也難怪畫家、雕刻家等對牡丹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
雕刻彌勒,就應該展現出的就是其“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那份豁達的神韻與精氣。欣賞這玲瓏剔透的壽山彌勒石雕,看他在笑什么?為什么笑?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林凰豐藝術雕刻,刀法伶俐.流暢而傳神,能將國畫畫理糅合多種雕刻手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在實踐中摸索,大膽創新,使得整件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更加飽滿而富有張力和沖擊力,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作品深受海內外收藏家的賞識和喜愛。中國美術家協會2017年5月13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