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看到微信產品經理要求使用UML用戶需求分析方法,第一次了解到“UML”的概念,遂查閱了一些資料,準備詳細研究。以下分享相關文章給大家。來自http://umlgreatchina.org/_templates/tmpl_qnaseditor.aspx?sname=qnasuml&id=10 ,如有侵權,請告知,我會刪除文章,謝謝:-)
UML 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有多大作用?
UML 對于 PM 的日常工作用處很大,然而這只是對少數專業的、熟悉軟件工程和(產品)需求工程的 PM 而言。
PM 日常工作的一個核心任務是管理好一個產品的產品模型(Product Model),確保產品模型的質量。產品模型只是一些產品說明文檔(如 PRD)中的文字,再加上一些線框圖、UI 原型等等?不是。
用 UML 與 Use Case 來描述產品模型,對產品文檔和線框圖是一個絕佳的補充。
UML 圖主要有靜態圖、動態圖兩大類。在日常的產品設計、需求分析過程中,靜態圖中的類圖,動態圖中的活動圖、狀態圖、序列圖和通信圖等等都是比較常用的。
產品模型是一個大的籠統的概念,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子模型:業務模型和系統模型。以下分別從這兩個方面來介紹 UML 在產品建模中的作用。
業務模型
業務模型(Business Model)展現了一個產品如何在企業的業務流程、價值鏈等商業活動中被各種用戶所使用,如何發揮它的商業價值與功效。業務模型的核心內容是業務流程。
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
活動圖常常用來描繪復雜的業務過程(或流程,即 Business Process)。
Wikipedia:Business_process_modeling
復雜的業務流程還可以用 BPMN 來描述。UML 是簡單、通用的,BPMN 是高級、專用的。兩個都是 OMG 標準。
用例圖(Use Case Diagram)
用例圖通常用來描述一個產品、系統的用戶目標與主要功能。
類圖(Class Diagram)通常用來描繪復雜的業務領域模型,闡明各個概念、實體的組成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狀態機圖(Statemachine Diagram)常常用來描述一個業務實體在業務流程中的各種狀態變化,以及對各種外部事件如何響應和處理。
系統模型
序列圖(Sequence Diagram)
通信圖(Communication Di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