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讀分享內容是《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推遲滿足感、給予并不等同于愛,以及如何處理沖突。
表示日常就是個重度拖延癥犯者,就拿洗衣服、打掃衛生來說吧,平常也是能拖一天是一天,非得攢了一堆要洗的衣物,到必須該洗了才會去洗。
但是如果把衣服洗完了,就會很自覺的把房間衛生也打掃了,完成后的成就感別提了,棒呆了!
雖然不喜歡洗衣服,但是一直不去洗,心里也一直有個事在那放著。實際只要去洗了衣服,那后面的家務就很輕松解決了。
雖然自己也挺懶的,不過這種先去處理最不想做的,再去處理其他輕松的,也是個解決拖延癥的好辦法,成功get√。
萬惡的拖延癥,可以用推遲滿足感來攻克。
孩子的性格表現最能體現出家庭中父母之間的關系,看到這句話我想到了我的兩個侄子。
大侄子小的時候可愛聰明惹人喜愛,現在長大了卻好吃懶做,做事也沒有一點眼色,雖然脾氣挺好也善良,就是做事不動腦,有時候也挺氣人的。
小侄子年齡又小也會撒嬌,嫂子對他溺愛的不行。今年都7歲了,看到不想吃的飯還是會哭著讓他媽重新去做他喜歡的……關鍵我嫂子還挺配合。
有時候看著這兩個孩子,心里挺難受的。
我心里清楚原因不在孩子身上,是他們夫妻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兩個人生活中摩擦不斷,動不動就吵的熱火朝天,然后拒絕溝通,一個天天抱著手機看小說,一個天天在外面不著家……
兩個人不是吵架就是冷戰的,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怎樣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心疼那兩個孩子,有時候也會找他們談談,雖然效果不明顯,還是希望他們能早日醒悟,覺察到自己的原因,能沉靜下來好好溝通。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