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弟弟來之前,自己和媽媽通過電話,本來,已習慣了在上班的路上和母親打電話,但弟弟告訴自己:“媽媽不打算和他一起來”,所以,自己勉強在假期的最后一個下午給她打了電話。只是想勸她和弟弟一起過來,一則為了陪弟弟,二來,許久未見母親,在外工作,一年回不去幾次,出于某些方面的考慮,媽媽過來,也算是自己能多陪她幾天。
? ? 自己也不是第一次知道母親不愿意來,在籌劃著讓高考完的弟弟過來放松的時候,媽媽就曾表態過,只是時間未到,自己沒有認真過,只當母親是隨便說說,等時間到了,也不會不愿意來的,到時候,偷偷買了車票,母親心疼一下花出去的票費,多半就會跟著來了,自己心里的小算盤是這么打的,也就沒把母親的拒絕放在心里。
? ? 當弟弟電話里認真給自己說:“媽媽并不打算來”時,我心里是竊笑的,哪里有什么不愿意來的,只是沒有找到說服她的理由。直到媽媽在電話里斬釘截鐵的說:“我不會來的,自己才知道,母親不來,是認真的,她想不明白,媽媽不用照看家里,也沒有什么事情要做,怎么就不愿意過來,在媽媽強調了幾次,我不會過來的時候,自己有些生氣了。許久未說服母親,自己還是沒有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所有的不開心都體現在語氣上面,說完拜拜,默默的掛掉了電話,失望至極之余用一句:“如果你不來,我也懶得去接你兒子”的氣話無視了媽媽在電話里要到哪里去接弟弟的囑咐”。
? 掛了電話,自己心里極其郁悶,媽媽那些:“那邊太熱了,受不了”的理由在自己看來,都是借口。掛斷電話不久,媽媽卻在微信上發來語音解釋:“一是太熱,二是家里最近有事,走不開”,但是,所有的說辭,也并沒有打消自己的怨氣。
? 弟弟很快到了上海,雖和母親說過氣話,但是還是去接了他,預料之中,媽媽準備了好多吃的,讓他帶了過來,但是,自己并未太過欣喜。
余怨未消,和弟弟提起媽媽說什么都不愿意來的事情,他卻比自己坦然很多,說:“媽媽常常見人都說那邊太熱,自己受不了。”
? ? 在微信里給媽媽說,接到弟弟了,但是,對于昨天,媽媽電話里直接拒絕的自己事情還是耿耿于懷,媽媽卻道:“你說,我都來過了幾次,還來干什么,你們上班,我人生地不熟的,整天就對著個門,出去也沒有一個認識的”,而且,大夏天的,我也很熱呀。電話里,媽媽有些慶幸的告訴自己:“今天誰誰又來找她拿了什么東西,還好沒有來,來了,人家要東西,誰給人家。那口氣,滿滿的都是本來要做某件事情但沒有去做挽回了多大損失的僥幸。
? ? ? 自己聽出了她口氣里透露著之前就快要妥協的秘密,她肯定了,那天,她多堅持一會兒,媽媽雖然不太情愿 ,但終究還是會過來的。
? 聽她如此說,自己忽然就釋懷了。想起,之前,總會強迫媽媽做很多自己覺得是為她好的事情,諸如出門一定要帶著她,卻忽略了媽媽喜歡安靜不喜歡太喧囂,總強迫吃自己認為的好吃的食品,卻忽略了媽媽不喜歡那些她喜歡的東西。
? 兒女一輩子都是父母的軟肋,有時候,我們對老去的父母,就像小時候他們對我們一樣,總是想把自己覺得很好的東西強加于對方,美其名曰:“孝順,對他們好”,殊不知,有時候,我們的好,對他們來說會是一種不舒服的體驗。也許,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的好,對他們來說,才會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