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孩子教育,我想每位家長都有說不完的經驗和教訓,越是輔導多的,印象越深刻。作為一個二年級女孩的家長,我也一樣,有著共同的迷茫和焦慮。但是焦慮和迷茫有用嗎?怎樣去化解,這是我們必須和孩子共同學習面對的課題。
沒有不夠努力的孩子,只有不夠努力的家長
每次家長會結束,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靜,不是概嘆成績的得與失,而是反思自己陪伴的錯與對、自己引導的路徑是否順暢。
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對的,給她安排好時間、做好生活輔助、做好作業檢查,認真的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就很完美了。其實不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忘了在她習慣培養上的進一步強化,忘了以身作責、忘了她需要一個正確的榜樣,甚至有時候忘了她還是個孩子。
家長的局限會形成盲區,面度孩子往往手足無措
我自以為是的以為我說的就是權威,以為我一個大學生輔導一個小學生,還不是綽綽有余。真不是這樣的,我當初學的東西經過這么些年的淡化,早已經似是而非,經意不經意之間總會鬧許多笑話,反而是她在糾正我,而且是很認真的糾正我。
面對知識,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尊重知識,教會他們探索真理的途徑和那股倔勁。要一起學習,讓孩子看到我們在成長、我們才會看到孩子更大的成長。
思路可以借鑒,方法不可復制
有教無類,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關于孩子教育類的分享,每每看完,越發不知道怎么去教自己的孩子,學習好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學習不好的孩子各有各的癥結所在。
教育孩子,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模板。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能偷懶,對待孩子要想中醫一樣:望、聞、問、切,拿準命脈,準確找到他的短板,各個擊破,孩子知識積累這桶水也就會越來越滿。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何況我們自己的孩子
愛的能力是父母一生要傳達給孩子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這將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指數,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影響。
親人之間好好說話、用心交流、相互扶持、彼此相愛,這些能看在眼里、聽在耳里的言傳身教,孩子無邪的心靈一定能夠感受并接納。
最后我想說:用心做一個好父母、盡力做孩子的好朋友、爭取做孩子的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