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你這塊料子像光白籽一樣,價格怎么這么高……”似乎在很多人看來,光白籽就會是便宜的。其實這反應了現在市場的一種現象,就是對光白籽的冷落,以及對它的價值的一種低估,那么光白籽到底好不好,它的價值又是如何的呢?本文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個價值被低估的光白籽。
價值被冷落
在人們喜歡皮色的今天,皮色籽料成為如今的一個香餑餑,但同為籽料,少了皮色的光白籽卻被很多人冷落。
中國古代講究“首德次苻”,即首先要關注的是它的內在,之后再看它的外表。可以說,在十幾年前,帶皮色的籽料賣不過光白籽,皮色料是沒有光白籽值錢的,很多高檔料子都是光白籽。很多帶皮色的甚至會把皮色都切掉。
然而從當初的最受歡迎,到如今被忽視,導致一些人對于光白籽的價值的認同有很大的誤解,就是認為光白籽是不太值錢的。其實這是很錯誤的,好的光白籽仍然是收藏級的好東西,而且光白籽玩料是很多玩家們的最愛。
從產量上來說,新開采出的料子里光白籽確實要比皮色料要多,但這種光白籽都是一些比較生嫩的料子,曾經市場中比較老熟的光白籽已經很少了。
當然有人喜歡皮色,那么他對皮色的料子估價會更高一些,對光白籽的估價就會有所降低。這也是正常的一種現象,喜歡皮色并沒有錯,但光白籽的價值也不應該被輕視,好的光白籽價格真的不低。
俄料造假的沖擊
光白籽的價值被忽略從另一方面講,也是因為造假的嚴重形成的。
光白籽從十幾年就開始出現造假,在01年的時候市場中就出現了成堆的磨光“光白籽”,雖然以前的造假技術并不怎么高,但也說明了光白籽造假的時間之久,可以說這種假的光白籽造假成本是最低的。
如今隨著造假技術的提高,想要做出一個極像光白籽的東西已經不是困難的事情了。無論是從外形還是毛孔,現在的滾料可以把外形做的很像,而且毛孔的造假技術也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而市場中大量的“光白籽”都是用俄料滾出來的。這種俄料的造假,外形更漂亮,玉質更白,有的細度潤度也都還不錯,再加上幾乎可以亂真的毛孔,讓俄料仿的光白籽在市場中泛濫。
當然除了俄料還有各種山料的造假以及玻璃料器光白籽的出現。如此多的造假也導致了很多玩家談光白籽色變。雖然皮色籽料造假同樣嚴重,但相比光白籽的造假,皮色料是相對更容易分辨真假。
那么怎樣去識別價值高,但又沒有皮可以做鑒別的依據的“光白籽”呢?還是要多看多經手。培養對籽料天然外形以及毛孔的感覺,過手的白籽多了,自然就會識別。
光白籽的兩面性
那么真正的光白籽是什么樣呢?首先是皮色很少,或者沒有。行內有句話叫“好籽兒不長皮”,說的就是光白籽兒,料子致密度很好,使得礦物質無法沁入玉石的肌體。
其次從形狀上來說,光白籽一般比較完整,少綹裂,塊度普遍不大,很適合當做玩料或者是質子。
最后就是它的玉質。因為光白籽的玉質相對更細膩,而且綹裂較少,所以顏色很難沁進去,導致光白籽并沒有皮色。
它們由于密度高,所以外界物質根本沁不到里面去,形成不了皮色,也就是只有汗毛孔狀的表面結構!此種玉料玉質細密,溫潤純凈。
但從光白籽的形成可能條件來說也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我們上面所講的,因為質地好,不容易產生復色、沁色,因此沒有皮,籽料在環境復雜的河床里歷經千萬年的磨礪,質地細凈厚潤,能百毒不侵者,確實是極品。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因為料子的形成年代太短,皮色還未沁入。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新料。一些新料的光白籽結構相對比較松,沒有優質籽料的那種質感。
由于如今不斷被挖掘和開采,新開出的光白籽質地也已經比較疏松了。大多較嫩透,有些質很細卻透,“水頭”過了。
所以對光白籽我們要找那種比較老熟的。老熟可以說是高端光白籽最重要的指標。其次在白度上,不能偏灰,最好是那種暖白。玉質也要細膩,好的光白籽在玉質上要足夠好。
光白籽的未來
在人們瘋狂炒作和追逐和田玉籽料皮色的今天,曾經風光了數千年的光白籽兒卻顯得有些落寞,而且很多不了解它的人會有一些誤解,認為光白籽的價格會比較低,差的光白籽價格確實并不高,但好的光白籽依然是收藏的重點。
如今,依然有一部分玩家能讀懂它珍視它,這部分人很多都是玩玉多年的老鳥,他們對玉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好的光白籽依然是很多老玩家們的最愛。
在未來,隨著皮色料造假越來越嚴重,而且隨著皮色料的越來越少,好的光白籽將會被大家重新重視起來,所以光白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收藏機會。不管是皮色料還是光白籽,只要玉質好,就應該值得我們珍藏。
同為籽料,光白籽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衣,但它卻有這一種簡單的素美,它的價值不應該在這個時代被我們輕視。光白籽也是籽,別把豆包不當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