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則》有感
?雪峰_cbb2?
2018.03.16 00:08*?字數 1042?閱讀 738評論 0喜歡 1
今年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出版的《原則》大火,書中講了很多關于他取得今天成就,所應用的原則。對于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記下他的這些原則,而是學會如何確立自己的原則。
舉個例子
相信很多人都定過6:30起床的目標,可結果卻總是在7:30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不行,得說到做到,晚起了會很懊惱,然后多設幾個鬧鐘,結果還是沒堅持下來。久而久之,這個目標逐漸淪為口號。
你花了時間自責,花了時間改善(多設幾個鬧鐘)可你有沒有花時間思考沒實現的原因呢?是昨晚看手機睡太晚?還是天氣太冷不想離開被窩?還是鬧鐘響起的那一刻,你心里有另一個聲音在悄悄告訴你:起早了精神會不好,影響工作。如果是因為手機,那你應該在昨夜提前把手機放到客廳。如果是因為怕影響工作,那么你最好定提醒自己早睡的鬧鐘。在睡覺前和自己“談談心”,告訴自己,明早要早起噢!這樣做和<如果你頭一晚知道自己明早有重要事情,一般不會晚起>是一個道理。
“起床”的例子告訴我們:當目標沒能達成時,第一要務不是改善,更不是自責懊惱。而是找原因,找到根本原因。很多人急著找解決辦法去了。
再舉個例子
有個公司,一次讓他們的10名高管寫下公司的愿景和年度目標,結果居然出現了10個版本。按理說,公司沒有人比這10個人更了解公司戰略了,可事實就是如此:目標,尤其是長遠目標是很容易被忘記的。
想想你許下的那么多新年愿望:減肥、讀書、存錢、鍛煉,三個月后,還記得嗎?你工作中應該也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本來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是希望你去到A目的地,你預計要一個月完成,然后做了一個大體的工作計劃,結果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你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大大小小的事務卷入了迷宮,然后你的行動方向開始變得有點模糊,居然是去到B目的地。最終沒能完成既定的目標。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目標,尤其是長遠目標很容易被忘記。因此要有計劃表,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天,并且在變化中還能保持頭腦清醒,及時調整“風帆”,讓“航向”始終朝向目的地。
小結
確立自己原則的“五步原則”
1、目標:我要什么?
2、計劃:我該怎么做?
3、行動:我碰到了什么問題?
4、反思:什么原因?
5、改進:形成原則
以上五步你必須要做好每一步,并且要按順序一步一步來,不能圖省事,跳過某一步,或者合并某幾步。“五步原則”里最難,也是最核心的兩步是:目標和反思。
1、反思:出現任何問題(是任何問題噢),不能容忍,要找原因(是本質原因噢)
2、目標:尤其是長遠目標容易忘,因此要分解到自己的計劃中去,并且實時給自己的行動“導航”。
用圖形來表示“五步原則”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