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村子里的孩子是幸福的嗎?我覺得是幸福的,即時村莊是貧窮的。這就是眼界不同,幸福的高度就不同;對比的不同,幸福不同。
我的小時候,農村的孩子的兒時大抵都是這樣度過的:夏天去草地里抓黑色的金殼郎,去捉知了,去踩麥秸,去地里看西瓜,夏天睡在院子里的麥秸鋪墊而成的草埔上,抬頭就看見滿是星星的天空,然后跟著父親唱他那個年代的歌曲;秋天,門前鮮艷的喇叭花開的甚是美麗,那段時間,不去貪戀懶覺,唯獨欣賞它的美麗;冬天,就是拿個繩子,去穿那黃燦燦的落葉,這些落葉就是做飯的火的來源。
我的兒時,家家戶戶的院子都是玉米桿圍成的,每家每戶,雖然清貧,但是快樂的。
由于環(huán)境的閉塞,我一直認為全國的孩子都像我們一樣的生活,也是上好幾個星期休息兩天。
雖然我現在的生活有壓力。但從沒埋怨兒時的日子,也從沒因別人的兒時是在琴棋書畫中度過而懊悔。因為兒時的每個日子,我過的都很舒心,覺得那個天藍的不成樣子。那個世界就像童話,就是童話森林里原始的社會。我們不一直想旅行,逃離都市的生活嗎?
但是對現在的現實生活,我也羨慕身邊那些富二代,剛畢業(yè),父母就直接在北京為其買房買車,時常讓我覺得自己是不幸福的。這就是對比,帶來的不幸。
人應該選擇一些積極的東西去對比。
我們是有對比,才會覺得自己不幸福。如果放下所有的對比 ,簡簡單單完成自己的夢想,或許幸福就會直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