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愛起床,不愛上學,不愛寫作業(yè),就愛出去瘋玩兒。所以,要理解咱孩子,咱不是一模一樣的么。
長大些了,就盼著再大點再大點,好穿高跟鞋,好抹口紅,好穿胸罩,好穿長裙子。
再長大點了,就盼著一笑百媚生,有情郞互訴衷腸,以為愛情是天大的大事。瓊瑤阿姨的坑太深了。
再后來,就工作了,賺錢了,結(jié)婚了,生娃了,吵架了,累心了,日復日,年復年,開始懷念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歲月。
可老天也不能讓你說了算呀,結(jié)果一晃一下子就發(fā)覺老了,走街上年輕人管你叫阿姨了,你還不樂意,不叫阿姨叫啥呀,跟人家媽一樣歲數(shù)了。
孩子青春期了,有人追或追人去了,你這心明鏡兒的,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還是擔心,可別陷進去,影響了學習,旁敲側(cè)擊的聊,獻身說法的講,結(jié)果孩子開始煩你了,你失落了,你郁悶了。
那位先生呢?在為了事業(yè),為了銀兩努力奮戰(zhàn)啊,他是爺們呀,不可以軟弱,外邊有時就夠焦頭亂額的了,沒能溫言細語安慰下你,你又委屈了,還可能胡思亂想,謹防外面有三娘。
雙方父母漸老了,今兒個高血壓了,明兒個低血糖了,后天還興許有個小磕碰去住院了,無形中肩上的擔子變得越來越重了,錢夠多還好,如果緊緊巴巴,你又焦慮了。
無妨,普通人的日子都這樣,家家有本經(jīng),只是廟不同。
突然覺得,人生就好比一階段一階段的求學,每一段都會遇到新的課題,啥時算畢業(yè)?唯到蓋棺定論那一刻才能算吧?
慢慢地,慢慢地,都會捋順的,都會悟通的,然后天就晴了。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解讀,開始敬畏生命,珍愛身邊的人。
父母偷偷買了夸大其詞的保健品,買了上萬元的蜂膠讓你們吃,有點無奈又有點惱火,聲調(diào)拔上去,一會兒又降下來,細點講講,以防再上套兒,錢花了就花了吧,心情好了也行。多陪著說說話,多回去吃幾頓飯,多順著點,別再論什么對錯,因為,天人相隔的那天若到了,此生的緣就結(jié)束了,就再也無處去叫爹媽。
夫妻十幾二十年了,哪是因為當初那點愛情才婚姻安穩(wěn),而是因為磨合了這么多年,走過危機險灘,你不再是壯漢我也非嬌女,懂得相守不易,心疼你比心動難求。
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就當個燈塔吧,扶上馬送一程,得體的退出,日后,無論是風吹浪打,還是信步閑庭,終歸都得他自己去經(jīng)歷,如同我們走過的路一樣,哪步也不能省。
朋友交過多多,緣來而聚,緣去而散,莫強求了,值得的就多用點心,珍惜點,你不傻別人也不缺心眼,每個人都只過是一段路上的陪客。
生活不過如此,生下來,活下去,哭過,笑過,得到過,失去過,最后說,我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