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過來人,更不會罔談經歷。但我及其愿意分享一下我的迷茫以及我們這一代人彷徨與那些內心的想法,
外界給予了九零后很多標簽。但給一個整體貼上標簽,本身就帶有愚昧和自大。
有些事確實確實給了我一種忽然認清了周圍環境的棒喝。
公平——公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身份,財富,智商,經歷,以及已生活的環境,在山東,還是在北京。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是不是可以這樣劃出很多階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階級的認識就更加清楚。公平,正義,善良,是一個個太過于廣泛的詞語。
一個勞累一天,渾身臟兮兮的民工,上一頓飯店都是極大的享受,又何來我們要求的文明禮貌。為什么火車站外,赤腳休息的都是,衣著不整的民工。因為他們日常的生活就是這樣,并沒有我們說的“文明”的概念。一個紳士衣著光鮮,彬彬有禮,到底是因為修養,還是背后的財富,與清閑的生活。
追求一個幸福的生活永遠沒有錯誤。階層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想法直燃不一樣。城里玩著ipda,去國外旅游的孩子的家長說農村孩子能吃苦,這本身就帶著多大的優越感與蔑視。
另一個棒喝是,有一天你發現,并深刻明白了一個你以前早已發現或明白,但就是刻意隱藏的一個現實。原來你的父母,是那么的卑微與渺小。以前你認為的美好的生活圈子原來真的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漸漸清晰??粗约阂徊讲奖煌g人落下,想改變,又被勞累打敗。(到這里吧,打字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