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記了,是從何時開始閱讀陳丹燕的書籍,但我知道,自從讀了她的書,我對于旅行文學書籍就越來越挑剔了。再后來,我特意去圖書館,把所有能找到的版本,全部借閱了一遍,有些書,因為太喜歡,讀了不止一遍。
陳丹燕的旅行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細膩獨到的人物刻畫,精致優美的語言,喜悅中透著一點憂傷的格調,所有這一切,都讓人欲罷不能。閱讀陳丹燕是一種極好的精神享受。
特別鐘愛《今晚去哪里》這一本,尤其是其中一篇《威尼斯.白獅卡里一號》,摘錄幾段,也許你也會喜歡。
從翡冷翠開出的火車帶著滿身的水珠經過大橋,遠遠地,在灰色里,看到島上圣馬可教堂的白圓頂頹唐而華美地裸露在雨里,廣場上的鴿子,像梔子花里的小蟲一樣小,揚起,又落下。
那個飄零在一片大水上的廣場上,有三百年歷史的咖啡館,不知道有多少人來過,坐過。在四月的風雨之中,數不清的圓桌和靠椅,濕漉漉的等著不會來的人們。
經過了一個個雨中寂靜的小院場,一條條小溪道,許多妖媚的火焰式長窗,許多風蝕雨侵的雕欄畫棟,經過一個個燈火暈黃的咖啡館,和掛滿面具的小商店,好像墜入迷宮。
四周墻皮斑駁的老房子,漆成了綠色的老木窗子,小院中間嘩嘩噴著的小石獅子噴泉,默默的藏著方向,卻是我找不到的,只是讓我越看越陌生。
所有的門,都沉默的關著,再也沒有聲音。
這樣的文字,真的美好。一座著名的水城,在陳丹燕的筆下,才叫栩栩如生。
但講真,我真的是從一本童書開始,愛上陳丹燕的。
這本《我的媽媽是精靈》,是買給孩子的童書,讀著讀著,我這個大人卻深受感動,不知不覺間淚流滿面。大人的眼淚其實可以洗掉心上堆滿的灰塵,回歸簡單和純真。
這是本幻想小說,形式新穎,充滿了想象力。它涉及到了兒童成長中的許多關鍵性問題,非常具有可讀性。
11歲的陳淼淼,一直在一戶普通的三口之家生活,就像其他的上海家庭一樣,她有個中規中矩,認真工作的爸爸,和日日在家花插圖的媽媽。突然有一天,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淼淼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她的媽媽竟然不是人,而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精靈。
媽媽很愛爸爸,雖然陳淼淼出生后,爸爸發現了媽媽的秘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爸爸要求等到陳淼淼知道這一切,他們就去辦理離婚。盡管如此,媽媽還是很愛爸爸,一直很愛爸爸。
陳淼淼最難過的是,爸爸是個好人,媽媽也是個好人,但是兩個好人卻不能永遠在一起生活。她可不想成為一個沒有媽媽的可憐蟲。
孩子的生活可真不容易
有些大人習慣跟自己孩子抱怨,父母的工作多么辛苦啊,都是為了你啊,你還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多對不住父母……不知道他們是否聽到過孩子在睡夢中的嘆息,小孩子的世界也有太多的不容易。他們自己不得不得拼作業,拼學業,拼才藝,有的小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有的父母更是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還有的小孩子,小小年紀便卷入家庭紛爭,成為父母之間戰爭的炮灰。
一個家庭的不幸解體,怎么可能是因為孩子而起呢。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失去理智,不要互相指摘,不要遷怒于孩子,不要讓孩子誤以為家庭的解體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的原因。
對我們的孩子再好一點吧,多一點耐心,多一些空間,體諒他們的不容易。
他們還是要離婚,而孩子什么都阻擋不了
幸運的是,陳淼淼擁有一個同病相憐的好朋友李雨辰。李雨辰的父母離婚了,她跟著父親生活,她一定也覺得自己很可憐,所以她心重,而且總是裝出很要強的樣子。一個被迫早熟的孩子,又懂事,又可憐。陳淼淼特別害怕,父母分開后,她也會成為這樣可憐的孩子。
但爸爸還是執意要離婚,陳淼淼擔心媽媽隨時都會離去。她感到特別悲傷,她因為自己的悲傷,想到了李雨辰,她對朋友充滿了憐憫和愛惜。父母分開,小孩子要經歷的悲傷,是比湖還要大的悲傷,比海要大的悲傷,比整個天空還要大的悲傷。
當真是要自己親身經過才能懂得,懂得才能慈悲。
陳淼淼決定要反擊,用小孩子的方式阻止父母的分離。她把自己凍感冒,祈求父母的關心。她穿奇裝異服,離家出走,她決定做一切離經叛道的事情,奢望改變父母的決定。
最終她做的一切都白費力氣,父母還是分開了。
愛,才是這世間,最美好的事情
媽媽告訴陳淼淼,人類心里才能流淌出感情,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膠水,把人和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精靈的世界,是沒有情感的。這種感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媽媽是因為愛上爸爸,才舍得離開家園,來到人世間生活。
媽媽說,淼淼沒有因為爸爸要離婚而恨爸爸,說明淼淼是個好孩子,心里有最珍貴的感情。
媽媽還說,淼淼和爸爸給了她很多很多這樣的膠水。媽媽直到現在都是愛爸爸的,陳淼淼因此覺得很安慰。媽媽
回憶往事,會露出漂亮的淺淺的微笑,這讓淼淼相信,將來無論她愛上誰,都會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面對分離,這是一個媽媽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她將離婚這件事情對孩子的傷害,降至了最低。這樣的母親心中有真愛,值得世人尊敬。
愿我們都是這樣的母親,呵護孩子,守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