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個夢,和別的夢不太一樣。
我們常說創業夢、大學夢、演員夢、發財夢。這些夢共同的特點,就是我們總是奔著它“成真”的方向去的。
多少人寒窗苦讀就等著那做了十二年的大學夢真的到來,多少人吃了2塊錢的泡面在橫店的惡臭小賓館里期待被哪位導演發掘也來一場王寶強一般的人生。多少人到處舉債家徒四壁就為了自己那份小小的事業有一天真的開花結果……
你們看,幾乎所有的美妙的夢,一旦它真的發生了,我們都會開心地像個孩子。
不過一一覺得,寫作這個夢,其實有時候,我倒不希望它成真。
1
通過寫作,有一天我們出了暢銷書、成為了名作家、迎來了人生巔峰、同時名利雙收。這樣的夢,應該也是無數作者最初曾經有過的小小心愿。
你們看,最后的落腳點,離不開“名和利”。
這其實是一組很有意思的矛盾,就拿各位在簡書里和一一一樣,每天用心創作的朋友來說。你敢說你就真的是如你帖子里所寫“純粹地為了創作而創作”嗎?
我相信很多人一開始,都還是抱有這個夢想的,期許某篇文章能夠驚艷時光,或者至少驚艷這個簡書App,迎來數萬人點贊,慢慢地積累起超多的簡述鉆貝,使得寫作可以成為真正養家糊口的副業乃至主業。
然而有這樣的想法,意味著你的寫作已經不再純粹了,所以當有一天,你這個夢真的成了現實,可以想見,這或許,也就是你寫作生涯的終結。
這并非一一危言聳聽,我也不點名了,其實這樣的作家,在整個文學史上不計其數。藝術界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我們常常會發現,某某歌手,可能你聽了十年、二十年,還是那首老歌,當然,他確實可以靠這首歌獲得不錯的收入,但是他從此再也沒有任何佳作。還有一些演員,也是如此,出道即巔峰,再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大家也許覺得,這就是因為名和利讓他懶惰了、不愿創作了。
其實事實可能不完全是如此,一個人名和利都有了,家庭也安穩,反而會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人閑著的時候,是不可能一直懶惰下去的。
回到寫作上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一旦這個夢成真,一旦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你在寫作這件事上,就不再是一個翩翩少年了。
2
少年,無外乎這么幾個特點:沒錢、敢拼、有想法、小天真、小單純。
如果再要精簡一點,我覺得那就是三個字:
沒后路!
別小看這三個字,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重要前提。當你還是個少年,你不用顧忌你寫什么,你也不用管什么平臺、什么流量,我曾經在另一篇文章里說過,“寫,就完事了”。
因為你沒有后路,你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你根本在這個領域里什么都不是呢,你要做的是最簡單的一個事情:講我事、寫我想、抒我感。
但是,夢成真了,即使你在生理上還是個少年,比如我們經常看到電視里報道的所謂“少年作家”,其中就包括現在已經盛名在外的郭敬明和韓寒兩位。但是你在寫作這個,我們可以用“行業”兩個字來定義,在寫作行業里,你已然就不是少年了。
你已經行加冠之禮,而這也是你另一個寫作階段的開始。
但是無論這個階段有什么,你終究是回不去了。
我曾經略微研究過郭敬明先生在成名前后的作品,似乎成名之后,他的文筆更加流暢、雋永了,但是少了一份細膩、多了一點束縛。
是啊,你也許依舊能做到筆耕不輟,但是你很難做到,可以繼續不管不顧、任憑思緒自由馳騁。
而從少年到成年的標志,也往往就是從這所謂的“顧慮”開始的。
3
也許那些著名作家的故事離我們太遠,那就說說我自己吧。看到一直給我鼓勵、給我上文機會的徒步獨行老師、還有眾多粉絲的留言、點贊,一一現在在簡書App上,也通過2個月時間,積累了一千多的粉絲,數千的貝鉆。
現在回過頭去看我這幾十篇日更的文章,我發現我近幾天的文字,有時也慢慢地去迎合一些口味,無論是敘述的手法還是標題、內容本身,開始產生了一點“刻意感”。當然,旁人也許是感覺不到的,畢竟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作者而已,但自己總是最敏感的。
魯迅先生說,寫文章就是給別人看的,這話不錯,但說這話不代表你的創作真的要去討好這個時代。如是,那你只能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明星”,永遠成不了大家。
無論是寫給別人,還是寫給自己,我始終相信,真正有力量的文字,背后一定是一個少年,或者他的狀態一定是一個少年,我也相信,文字是可以發光的,而血氣發剛的少年,才能激蕩出澎湃的絕美文章。
4
我不知道在寫作這條路上,還能夠堅持多久,或者說得再小一點,就比如這個簡書里的日更任務,我又能堅持多久。
我只希望,在寫作的時候,我可以一直像一個少年一樣,無拘無束又心懷天下,也希望這個夢一直可以做下去,而不要成真。
即使有一天真的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青睞,真的能在寫作行業里有所建樹,我也希望可以保守著這份最初的夢想。
當然,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我暫時不寫了,我也希望我寫下過的文字,都是澄澈、無雜念,不要留下一些“中年人式”的無病呻吟的作品。
而當有一天歸來,也可以仍是青蔥少年的身份繼續這項美好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