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時,寫過一篇文章,被班主任拿來在全班朗讀。
題目是《我的古典情懷》。我寫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說是一種直白的意淫。
當(dāng)時正好買了安妮寶貝的《素年錦時》。
在我看來,這算是她回歸平靜的一個轉(zhuǎn)折點(diǎn)。
而在那兵荒馬亂的時間內(nèi),內(nèi)心焦灼的我每天睡前隨便翻開其中一頁,閱讀至自己安心為止。
所以,我寫我的古典情懷是,在有陽光的下午,坐在繁花開遍的庭院里,細(xì)細(xì)地繡一幅春景圖。這是我渴望的心境。
班主任的本意是想讓我們能蓄積待發(fā),不要急功近利。
但是她不知道,其實(shí)最焦躁的那個人是我。我被恐懼壓垮。
《殺死一只知更鳥》里說: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我想的是,如果考不好,可能就完了。結(jié)果,我果然敗在自己那一關(guān)。
而那之后,我開始深信性格決定命運(yùn)這句話。
我一向是不屑于接觸成功學(xué)之類的書籍。
二菜加入一個讀書俱樂部,每個月會有書單。而我一看她發(fā)的書單,和老梁異口同聲地說道:哈,成功學(xué)?
我比較淺薄,不喜歡看教人如何提高情商之類的書,只喜歡看有趣且無用的。
盡管我的情商的確低的可以。但十分作的是,還有所謂的精神潔癖。
最近都在看蔣勛的書。
雖說我很喜歡看書,但是心性浮躁,看的更多的都是感興趣的小說。
所以覺得看古典詩詞很是很沉淀人心。《蔣勛說唐詩》里有一個觀點(diǎn),那是他針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所提到的:生命的境界,出走的經(jīng)驗(yàn)。
由此,我想到的是兩個字:眼界。
前些時候,對他二人說,眼界真的很重要。我深有體會。因?yàn)橥瑯邮墙佑|從前的人,但是以現(xiàn)在的自己的眼光去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眼界一開闊,那么之前耿耿于懷的一些事,現(xiàn)在看來也沒什么大不了。
早上出門前,看周云蓬的《綠皮火車》。看到柴靜為他寫的序里一段文字,覺得很有意思。
大致意思是,他在北京看到一個文藝青年掉進(jìn)湖里。剛開始,文青很矜持,對岸上的人說,救救我,好嗎?第二次沉下去,再起來時喊叫,請救我。第三次沉下去浮起來時,直接是叫,救命啊。
周云蓬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除去盲眼、流浪的民謠詩人的身份,他本身是個有趣的人。王小波都說過,姑娘嫁人就應(yīng)該嫁個有趣的人。而找個有趣的人多么難啊!
當(dāng)初時時害怕自己成為乏味的人,總是想接觸有趣的人,也遇到過名為有趣實(shí)則自私的享樂主義者。
總是在尋找有趣的事,就會陷入怪圈。就像總會在尋找生活的意義的人,那么就找不到意義。
昨天,我對她們說,不必再尋找所謂的生活的意義了。生活本身沒有意義。日復(fù)一日,月接一月,年替一年。這才是平淡生活的本質(zhì)。
昨晚對于我們仨都是不算寬容的一晚。老梁一度要情緒崩潰,二菜鐵了心要講出現(xiàn)實(shí),我覺得適當(dāng)時還是需要釋放。我說不知道為什么,今年特別愛哭。少年期時刻意要求自己堅(jiān)強(qiáng),絕對不能流淚。但是今年淚水和雨水一樣多。可能是回歸正常人。
我們閱讀、看電影、思考、玩樂······那么這些意義是什么呢?
不管未來怎樣,愿我們情懷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