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能被允許想哭就哭的孩子真的很少。
或許是從小就沒有被允許自由哭泣,許多父母對待孩子的哭總是束手無策。
其實,哭,就哭吧,哭的好處可多了。小米米回家換鞋的時候,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作品上,傷心地看著被坐塌的小房子,眼淚充滿眼眶,
一旁的媽媽蹲下來摟著孩子:“寶貝,想哭就哭吧,哭一哭會舒服……”米米趴在媽媽肩膀上痛痛快快哭了幾聲,然后回過神,看了看手里的紙房子說:“媽媽,我要去修我的小房子了。”
孩子想哭就可以哭,哭完就舒服了,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可是我們身邊能被允許想哭就哭的孩子真的很少。
孩子來到世上,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孩子哇地大哭一聲,我們是多么欣慰。
可是這以后,我們開始聽不得孩子哭了,只要孩子一哭,大人就會哄:“寶寶,好了好了,不哭不哭!”、“不哭的寶寶才是勇敢的寶寶!”、“不能哭哦,難為情吧,你看人家小弟弟也不哭!”、“寶寶不可以哭,警察叔叔要來抓了!”、“不哭,媽媽帶你去買棒棒糖!”、“你再哭,媽媽不要你了!”、“不許哭,馬上停!”……
大人為了讓孩子不哭,動用各種方法,哄騙、利誘、比較、恐嚇、威脅……這些方法有的會讓孩子越發委屈、沒完沒了地哭,有的會讓孩子恐懼壓抑不敢哭。不管是哭還是不哭,這些不良的教養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無可逆轉的。
哭對于孩子來說,是排解情緒的非常健康的方式,成人不應該阻斷。聽不得孩子哭,是大人自己的問題,深層的原因需要成人自己去探究。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聽不得孩子哭,就剝奪孩子哭的權利。
如果你想要勸慰哭泣的孩子,就請試試看輕撫孩子的后背,告訴他:“寶貝,想哭就哭一會兒吧。”、“哭吧,寶貝,哭出來會舒服!”
當孩子的哭是被接納的,孩子的心就會放松下來,難過的情緒自然就會很快流淌出去。童年被允許想哭就哭,一生都會輕松自在。
作者:楊逸 翼展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