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巴巴的文字
群里聊天的戰友說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反思,讓我想了幾天,決定把它寫出來。
大致內容:李笑來的文字干巴巴的,會讓人感覺枯燥。
一直沉浸在其中的我竟然完全沒有這種感覺。仔細回想,笑來老師的文章就是純屬為了提高元認知,為打磨那些清晰、必要、準確的概念。為此方式寫作手法,只用類比與排比。
類比是為了從不同的場景理解運用概念,研究不同領域的使用類型。排比是為了加深理解,讓其概念長在腦子里。
放棄不必要的寫作手法,寫作了是思考課,不是語法課。一度讓我警醒,恢復理工科思維,用邏輯,用判斷去選擇。
反思自己在提高認知的過程中興奮不已,認知的提高過程就足夠興奮,以至于感覺不到這些文字是純理性的表達,感覺枯燥就更無從談起。
看的是相同的文字,感覺體驗卻截然不同,我們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有幸的是作為“戰友”的我們在不同的世界,有共同的“節點”:是學習、是成長、是對未來的追求。
二.提高元認知
隨著元認知能力的提高,看世界更加清晰了一點,“看”到最后會不會一眼看到本質?
總體感覺大腦一片漿糊,東西太多,以至于經常性的“死機”,看問題流于表面,大腦習慣性偷懶減少必要的運行程序,依靠本能度過大多數時間。
活著的只是“本能,”“我”還沒有覺醒,正如笑來老師說的:你的大腦不是你,他只是你的一部分,大腦是你的玩具。真正的你是大腦的一段“意識”,你存在與幾個腦細胞的“意識”,還有很多的腦細胞存的是“本能”,它不是你,但你擁有它們。
“你”擁有你的大腦、肉體,當“你”弱小的時候,活著的只是本能,提高元認知,不正是讓“我”真正覺醒過來,茁壯成長。
自律來自于深刻的認知。來自于自我的覺醒,來自于對所擁有的“肉體、大腦”的深度支配使用。能擁有超越本能的對肉體的主導控制權。
三、增強世界的聯系
通過不斷的進化成長,在外認知世界,內在了解自己,增強與世界的聯系。
偉人是改變世界,牛人是影響世界,本質都是通過自己與外部更強的聯系,產生共鳴。
一個人被定義,不是因為他想了什么,而是因為他做了什么,因為所做的事被在外世界定義,蓋棺定論。
聰明的人多了去了,想法牛逼的人多了去了,有創意的多了去了,為什么偉人卻那么少,因大多數人的想法,只存在于想象里,與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聯系,所以也不會有什么結果。
踐行,踐行,踐行。
學到與得到之間,還有一個過程叫:做到。
實實在在去做,傻子和瘋子容易成就,在于他們去做了,做了的事與這個世界有個強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