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丹思心舞
【個案總體情況】
來訪者是一位有20多年婚齡的中年女性,早年被婆家和丈夫寵愛、照顧,后來經歷了多年的無性婚姻、老公出軌并提出離婚,但因來訪者的反對仍維持著婚姻關系。在咨詢師長時間的陪伴下,來訪者接受了婚姻破裂的事實,但對復合仍然存有幻想,希望在后續的咨詢中能成長出獨立的力量。
【咨詢理論/技術/方法】
咨詢師之前主要采用的是高效焦點解決療法,這種療法一般用于短程個案,但在這個個案中持續了兩年多,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來訪者有持續咨詢的意愿,咨詢師與來訪者建立了很好的長期關系,但感覺主要用SFBT(高效焦點解決)療法支持一個長程的個案,有些乏力,希望從敘事療法的角度請教督導。
在督導的總結階段,老師也明確了,通過敘事的方法,是可以更細致地幫助來訪者看到她屬于自我的領地,這樣她會對自己有更深入地理解,展開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將自我價值綁定在一次婚姻和一個男人的關系當中。具體的敘事技術包括:1、解構的提問;2、雙重傾聽;3、回溯;4、改寫。敘事療法與高效焦點解決療法可以配合使用。
【咨詢方向和督導答疑】
1、咨詢的難點
來訪者帶著親密關系的議題,伴隨著伴侶關系長期的波動,用什么方法都容易產生無力感。
一方面,來訪者特別容易沉浸在關系的體驗、期望等心境中,無論什么療法都具有共同挑戰:如果在來訪者關系的外邊工作,沒有把咨詢師納入進去時候——所謂納入,就是在兩人空間里有咨詢師的聲音,來訪者有反思和自省力,而不是來訪者用沉浸已久的個人體驗去驗證咨詢師的說法是否正確,當咨詢師沒有被納入,咨訪關系就很容易陷入平行當中,不容易產生咨詢效果。
另一方面,涉及關系的個案,有很多外部的和不確定性的因素,又是一對一咨詢的場景,這樣咨詢師很容易隨著來訪者現實關系的波動,被來訪者的情緒卷入。很多職業倦怠來自這類個案,來訪者好的時候咨詢師覺得好,來訪者不好時,咨詢師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好。
2、咨詢的注意點
判斷咨詢進步或者退步的依據,首先要看究竟觸及到的是心理意義的還是現實意義上的關系,在來訪者的現實關系中不要站隊、不要表達評判和立場,從而規避被評判的風險。
心理咨詢不是在現實意義上的關系之間勸和或勸離,而是幫助來訪者在心理上看見一些沖突的根源,發展自我成長的力量和達成關系處理中的平和心態。
3、敘事的工作方向
1)解構:用解構的提問,幫助來訪者深入理解自己如何獨自渡過以前依賴丈夫才能過的日子、是什么支撐她做到,又是什么讓她堅持婚姻,等等。
2)雙重傾聽,一只耳朵聽故事,一只耳朵聽例外。
3)回溯,著重理解來訪者看重的東西的淵源。
4)改寫:在以上細致的引導下,讓來訪者自己看到更多未來的可能性,從而改寫敘事結構。
【自我反思與經驗學習】
我之前系統學習了兩種后現代療法——“敘事療法”和“高效焦點解決”, 相對高效焦點解決比較多的問題套路,我更傾向于敘事的“無形”境界。正好聽到在這個個案中,咨詢師用SFBT做了一個長程的咨詢,這次督導讓我進一步體會這兩種方法的異同和可以互補之處。這兩種療法在哲學基礎上都歸于后現代,有不少的底層理念和干預手段都有相通之處。不過我們還是要做一些區分,未來導向、資源導向不是后現代的標簽,敘事可能給來訪者更多的主動權去回溯和改寫。
【咨詢建議】
咨詢師用SFBT支持了來訪者這么久,已經很不容易,如督導老師提醒的,注意防止自己的情緒卷入,在更中正的位置上做工作,很重要。在這點上,敘事的態度和方法可能有更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