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你從高空跌落,像一只折翼的天使。落地時,身下開滿了血紅血紅的花。
我只想問一問:
生命的盡頭,你的笑容是否如繁花般早已落盡,留下的則是滿心的落寞?
奈何橋的彼岸,你的身影是否在地府漫天的黑暗中,定格成那一棵不會開花的鐵樹,樹的枝干刻著的滿是孤單?
閻羅殿前,你的靈魂是否在冥界陰冷的寒風(fēng)中,搖曳成那株獨自翩飛的蒲公英,朵朵都承載著滿心的凄苦?
我不知道,也無從知道,因為你不會回答了,也回答不了我了。
我只知道,這一年的九月,冥河的沿途,彼岸花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像一只只對天堂祈禱的掌那么熱烈虔誠,同時亦那么絕望哀傷。我想,那是你留給人間的最后的控訴,以及心心念念要離開的決然。
是的,你是決然的,就那么轉(zhuǎn)身,留了背后一地的淚水。而那一串串的思念也將編織成一個美麗的光環(huán),閃耀成天上最亮麗的星,照亮你前進的路,也為你掃除陰間那吞噬陽光的陰霾。我喜歡陽光,那是溫暖的味道。
可惜你已無緣得見。

01.
昨晚收到你自殺的消息時,我正在上課。
晚上的課總是分外枯燥,無聊中登了QQ。一上線,群消息就鋪天蓋地地卷來。
起先,我并不大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問了同學(xué)才知道你跳樓自殺了。后來好不容易等到下課,就急匆匆跑到宿舍打開電腦,學(xué)校貼吧里,你的故事,定格在了電腦的屏幕。
說真的,我的生活與你沒有多少交集,要說我對你的離去有多大多大的悲痛,那肯定是假的。但初聞消息,我的眼眶依舊紅了,聲音也急促起來,室友則在旁邊安慰我。其實我不知道當(dāng)時是什么感受,只是心砰砰地跳,仿佛跳出胸膛似的。
02.
今天下午只上一節(jié)課,3點就可以休息了。
我打開電腦,登陸到學(xué)校貼吧。只一晚上,帖子就爆紅,各種觀點層出不窮。我很有耐心地從第一頁看到了尾頁,期間一言不發(fā),最后也沒打上自己的評論,只是低低地嘆了一口氣,然后關(guān)上了電腦,拿了一本《納蘭詞》就出去了,晚上還有選修課。
北國的溫度一直很低,連寒風(fēng)似乎也格外青睞,我裹緊了外套,突然想到你在空中的時候,狂風(fēng)是否也這般呼嘯,你也是否如我這般被寒氣縈繞,從身到心?
我忘了戴眼鏡,坐在靠后的位置,也無心聽課,就在紙上亂劃著。
我又想起了貼吧里你的事。大家都很義憤填膺,想要為你討一個說法。我沒有任何意見,是真的沒有任何堅定的想法,我只是覺得這不是我能做的事,這種事向來是由學(xué)校社會來處理的。要相信輿論的作用,但不要太相信輿論的作用,有些事我是無能為力的,或者無可奈何的,我只能保持緘默,冷眼看世界,僅此而已。
03.
很多人說你傻,竟放棄生命,選擇跳樓自殺。這使我突然想起幾年前自己寫的一首詩了:“以一種決絕的姿態(tài)∕從樓的最高層墜落∕用自己的血和淚∕去控訴∕這無情的人間∕該是怎樣一種悲壯的美?”
其實我從來不覺得生與死之間哪個更有價值,所以我也從來不以選擇生或死來評價一個人的對錯,只要理智對待,遵從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死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又哪有對錯之分?
正如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的選擇死亡我們能用區(qū)區(qū)一個“傻”字來評價嗎?
抗戰(zhàn)時期那些寧死不從的戰(zhàn)士,那些選擇用生命堆砌勝利的英雄我們能把“傻”字扣在他們頭上嗎?
不能,這是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從來都是我所欽佩的。
可是,這并不代表我贊成你的死亡。在我眼里,我們要尊重生命,但更要尊重死亡。
死亡不是你走投無路時的無奈之舉,你要堅信“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它也不是你意氣用事時的沖動之舉,你要堅信“沖動是魔鬼”。
它是生命的終結(jié),亦是新生的起點,它是我們這一世靈魂的歸宿,是我們輪回永生的中轉(zhuǎn)站,它是高貴的,是神圣的,是有氣節(jié)的,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詮釋死亡的。
而你,可曾理智對待過死亡?可曾看透這滾滾紅塵,深思熟慮不再留戀?
你只是在想死的那一刻選擇了死亡,你的不再留戀也僅停留在那一瞬間而已,你的不虔誠本身就是對死亡的一種褻瀆,而你的孤單不只是身體的形影相吊,更是心靈的寂寥,這一切也皆源于此。
生命是一場旅程,按著它既定的軌道向前行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將經(jīng)歷大起大落,然后才能看透世事,最后一切歸于平靜,平靜地走向生命的終點,死亡就是這么水到渠成的事。
而你,十七歲少年,一生最美好的年華,經(jīng)歷的也只是青春的繁華,沒有痛徹心扉地失去,又怎能參透超越得不到的無奈?沒有拿起過,又何曾放得下呢?
所以,沒有這些經(jīng)歷的你留戀你的韶光,留戀那段青蔥的歲月,因為留戀,所以放不下。放不下,又求不得,所以,你才會一直孤單,成為一縷流連世間的孤魂。
04.
老師曾說過,存在主義者能提前看到死亡。正如黛玉葬花——春日的韶光還未殆盡,黛玉卻仿佛早已看到了春殘花落,而“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繁華如夢,褪盡后更是分外悲涼。
如今,你的故事仿佛那盛大的煙花,在天空綻放這最絢爛的色彩,可我似乎看到了煙花逝去,天空歸于沉寂的那一幕。
我在想,這場風(fēng)波如今是鬧得沸沸揚揚,可時間總是沖刷著這淡淡的血痕,而中國人從來都是健忘的,我不知道這樣的慘絕人寰能在人們記憶中停留多久,我只知道繁華褪盡,總是分外凄涼。
當(dāng)這起事件在歷史的舞臺落幕后,還有多少人能記住你,曾經(jīng)“風(fēng)靡一時”的“夏xx”三個字最后也不過是化為塵土,湮沒在時間的長河里。而真正惦念著你的,為你的悲痛而悲痛的,為你的絕望而絕望的,也僅有你的父母而已。
當(dāng)被歷史掩埋時,你不過是一縷孤魂。
我在想,十七年韶光已逝,當(dāng)青春的繁華已盡,你不過也是一縷孤魂,也許會在無風(fēng)的夜里,低低地吟唱生前最愛的歌。當(dāng)時間的車軌不再在你身上行駛時,浩瀚的時空也不過是無邊的寂寞。
也許,生命可以輪回,過往也早已如過眼云煙,只是,當(dāng)你踏上新的旅途時,你已不再是,夏xx,那縷孤魂也許會徹底消弭于天地之間,抑或在另一個時空繼續(xù)孤單下去。
所以,你注定是孤單的。
05.
我想也許你會一直孤單,過著孤單的日子,只是,這份無止境的孤單瘦弱的你該如何能承受?
惟愿上蒼憐憫,這世間真的有輪回,給你一次新生的機會,只愿這一次,你能平安喜樂,直至白頭。
后記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我的校友夏同學(xué)自殺了——起因是有人指責(zé)他偷錢,然后他為證清白,一怒之下從五樓跳了下來。
其實他自殺的原因我無從知曉,以上的原因也只是人云亦云的說法,事情的真相怕是只有當(dāng)事人才知曉吧。
甚至我的這些文字也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實在當(dāng)不得真——畢竟我其實并不知道他是否孤單,我只是害怕他會孤單而已。因為十七歲實在是太年輕太美好了——也太沖動了。
十七歲的我們,鮮花怒馬,恣意飛揚。我們渴望轟轟烈烈,渴望刻骨銘心,更渴望的是——贏得別人的欣賞與尊重。我們太看重別人的評價了,以至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生命為代價洗清自己的冤屈。
其實我在被冤枉時,也會熱血憤張,恨不得以死證清白,畢竟士可殺不可辱??墒侨缓竽??死了真的就能洗清冤屈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洗清又如何,你還能知道嗎?還能親眼看著別人為你正名,向你道歉嗎?不能。人死如燈滅,那些好的壞的,愛的恨的,渴望的憎惡的,都和你沒關(guān)系了。
那么到那一刻,你可曾后悔?
我想,我會。如果我也以死證清白了。如果死后,我還有靈魂。
可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只是感受著自己的感受,所謂沒有感同身受。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也不想以自己的三觀去妄自評判別人的行為,我只是——
用我蒼白無力的文字,表達著對一條鮮活生命逝去的惋惜,表達著對自己校友離世的難過——即使多年以后,他的名字從我們的記憶里消失,至少這些文字能證明他的存在。
這是我對夏同學(xué)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