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高度概括而精辟的語言,可謂道教思想精華之所在,不僅是千古不易的做人做事、證道的法則,更是顛撲不破的養生之道,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 ? ? 其中的法:效法。道家養生講究的是效法和順應自然,順應四時,返璞歸真,健康就是人與自然的匹配和順應。
人法地
? ? ? 是指人要以大地為法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健康就是順應這個規律。春天,大地陽氣升騰,地力恢復,人就要去耕種,去順應百花生長。夏天,萬物蓬勃、蔥蘢、茂盛,人體與整個大地都處在一種"旺盛"的狀態之中。秋收冬藏,秋天果實成熟,是收獲的季節,我們講的"貼秋膘",就是說要在這個意味著成熟的季節及時修身養性。冬天,一場大雪覆蓋大地,整個地力進入滋養休息的狀態,為來年的恢復做好準備。
地法天
? ? 為什么大地會遵循這樣一個節序呢,這就是地法天。春天百花盛開,是因為天上下雨;夏天萬物蔥蘢,是因為陽光最酷烈;秋天果實成熟,經過了春生、夏長,到這個時節自然就該收獲了;冬天萬物休養,是因為天上下雪,覆蓋大地。
? ? 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人與自然和諧
? ? ? ? 說的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按照這樣的規律,順應整個自然的調理,才是最健康、最智慧的。眼下,大家經常提起"中醫養生"。中醫并不是中國之醫,而是中庸之醫。它講究的是調和,是系統中的平衡,是循環調理。它不會治標不治本,不會看到一個表象攻其一點。
二、“蝴蝶效應”
? ? ? ?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有機世界,我們都聽說過蝴蝶效應,就是在大洋的這一岸,蝴蝶振翅,引發整個大洋氣流改變,大洋彼岸可能就出現海嘯了。人體也是一樣,打噴嚏、流眼淚,有可能就是身體里某項大的功能出現問題了。因此如何把我們的個體生命當作整個科學系統去調養、去平衡,是非常關鍵的。
三、順應物序
? ? 人身上的肝膽肺腑,各種經絡,都有其最活躍的時間與規律。無非就是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中國古人最樸素的方式去做。只要順應這個物序,吃什么補藥都不如食補最健康;做多少護膚美容,都不如睡足覺最踏實。
四、順應四時
? ?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現代人:夏天,拉著厚厚的窗簾,在溫度很低的空調房間里辦公,不知窗外艷陽高照;冬天,房間里暖氣很足,對大自然的冰天雪地沒有概念;鍛煉,就是坐幾十層電梯,到健身房去跑步;吃飯,就是胡吃海塞,然后再大把吃減肥藥。現代人把簡單的生活復雜化了,變得不再樸素。其實健康是一件最樸素的事情,它需要一種智慧,尤其需要一種敞亮的心情。
五、遵循自然法則
? ? ? 你看所有的植物,都要進行光合作用,人也一樣,經常去接接地氣是最健康的事情。讓我們回到一種赤子之心,嬰兒狀態就是最健康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不懂,為什么總是聽說小孩子缺鈣,而且吃了各種鈣還缺?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原來,吃了鈣最重要的是要到外面曬太陽!不曬就吸收不了。這是多好的例子啊,一個嬰兒的生長,是最接近本初的那種植物和動物的狀態,人類就是一種哺乳動物,我們在世界上生存的法則,和所有動植物一樣,不要人為去打破這個法則。讓我們回到一種和自然更親近、更融合的狀態,而不是更防范,更抵御。
六、融入大自然
? ? 中國人與自然之間,有一種天生的親密。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妨效仿古人,多去外面世界看一看,春花秋月,就會從你的生命中穿行而過。
? ? 在春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像李白說的那樣:“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如果人們都能這樣清風明月,寧靜地去看看爛漫山花,那你的心情也會如花綻放。
? ? 到了秋天,你能像杜甫那樣:“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感受秋風秋葉從你心上掃過,一眼望斷千古,你能夠有宋玉那樣的悲傷,你就會多一份珍惜。
? ? 夜晚,我們能夠仰頭看一看繁星朗月,用心體會張若虛的追問:“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我們如果真有這樣的追問,那么月進人心,你就會變得疏朗和明亮。
? ? 如果我們真能安安靜靜地身處碧山之中,像辛棄疾說的那樣:“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你與青山對視,能夠看出青山別有的韻味來,那你就融進了山嵐。如果你能夠和朋友在這個地方審美,不是進音樂廳里聽人造的管弦樂,而像李白說的“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中。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這一切怦然入心,你就與自然融合了。
? ? 對現代人來說,這個天地固然,但我們就是不去,我們總是封閉在喧嚷的都市中,怎能有王維的心境,看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們怎么能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古人的心能安靜到桂花落地都聽得見。
七、返璞歸真
? ? 為此,拒絕喧囂,復歸寧靜,拒絕奢華,返璞歸真,這大概是我們現代人能夠做到的一種養生的功課。當整個世界都在用加法的時候,健康是需要用減法的,要學會剪掉繁復的外在東西,以最簡單的方式順應自然。
八、熱愛自然與人生
? ? ? 同時,想要健康,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熱愛”。要對春花秋月保持一種纖細的敏感,保持孩子一樣的天真,那么這些古詩文中描繪的境界,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嵇康說:“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個人,手上揮著琴弦,眼睛隨著歸鴻斷雁消失在天邊的時候,就會“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它表達出的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我們看著這些古人,他們健康而樸素,他們自信而蓬勃,他們懷著孩子一樣的明亮與天真,在千古之前以他們的方式啟迪著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