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出生在農村,童年在無憂無慮中長大,和同村的小伙伴們玩的都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游戲,小時候的我屬于那種內向靦腆的女孩子,見了陌生人不敢說話,會臉紅,兒時的事記得很少,只有一些零星片段的記憶。
? ? ? 八歲那年我上了村里的小學,村里的小學只有兩個老師,因為沒有教室,所以我上的是復式班,幾個年級在一起上課。那會兒作業不多,科目也少,每天下午早早地放學,夏天的時候,放學后時間尚早,放學后我們幾個會一起去地里挑菜喂豬,直到黃昏后炊煙裊裊時才在大人們的喊聲中歸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和弟弟會幫家里干些農活,那個時候的我們非常快樂。
? ? ? ? 時光飛逝,小學生活很快結束了,我以還不錯的成績考入了我們鄉的中學,初中生活緊張而充實,還記得同舍的姐妹們每天晚上學到十一、二點的情景,還記得每天中午吃完飯就奔向教室的情景,還記得在校園外的樹林里背書的情景……,我們之所以這么努力,是不想像父輩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想再出門買點東西得去城里買,等等一切都是促使我們學習的動力。我們想走出去,想考上高中,考上中專,考到城里去。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少年人的熱情與銳氣讓我們意氣風發,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三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在中考的時候,父親為我選擇了師范專業,因為他是教師,他熱愛這個職業,他也為我選擇了這個職業。
? ? ? ? ? 中考后我考入了師范學校,那是一個知識兼能力并重的地方,那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新的廣闊的天地,為我們這些初來的學子打開了一個個知識的大門,我們盡情的吮吸著知識的甘露,雖然課程很多,學習壓力比較大,但現在回想起來,在那里學習給我們這一生積累了寶貴的財富。在那里,我們不僅學到了多門課程的知識,也鍛煉了我們的能力,我們由初入校時站在講臺上的緊張局促到后來的侃侃而談,都是師范學校三年中對我們多方培養的結果。三年后我們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 ? ? 師范畢業后我分回了鄉村。開始,我也郁悶過,因為和我一起考上的同村同學留在了市里。但是當我到了新的學校現在講臺上面對孩子們的時候,看到孩子們那渴求的眼神時,我的心釋然了,鄉村學校需要我,鄉村教育需要我。我對鄉村教育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家長和我說班級里那個經常打架的孩子和他們的孩子和睦相處時,我的心里充滿了成就感,當他們參加競賽取得成績時,我的心和他們的心一樣喜悅。是孩子們讓我愛上了這個職業。
? ? 四年后我調入了鄉鎮中學,中學生和小學生相比,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處于叛逆期,經過和他們的談心,經過自己的摸索,學生們逐漸和我相處融洽。我也在不斷努力,不斷學習,讓自己更勝任這份工作。在工作中也遇到過挫折,也曾灰心喪氣,也有學生不能理解自己良苦用心的時候,但是當站在講臺上的時候,當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時,當面對學生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自己的心里又重新充滿了信心。還記得有一次在中考前復習的時候,當有個病句學生們怎么都找不出錯誤的時候,我不禁著急的敲著黑板說:“看黑板,仔細找。”一個學生笑著說:“老師,您不要著急,我們一定會找出來。”全班同學笑了,我也笑了,是啊!他們長大了,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了。當他們畢業時,學生說不愿畢業想讓我繼續帶他們課時,我感動了,我的眼睛濕潤了。當一屆屆已畢業的學生回學校看我時,得知他們有所成就時,當走在大街上那有些變化的面孔遠遠喊著“張老師、張老師”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欣慰與幸福。是學生對我的愛讓我更加熱愛這個職業,是一份對學生的責任讓我繼續前行。
? ? ? ? 回首走過的這么多年,在教育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二十載的我,一路走來,在這條路上,有艱辛,有歡樂,有付出,有收獲……,此時此刻,在我的心中更多的是一份平凡與從容,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從容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一切,繼續努力,砥礪前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鄉村的這片土地上耕耘出勃勃生機的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