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看官,作者我是個小歷史迷,歷史看得多了自然心中有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相較于專家們來說我又缺少了些許權威性,所以寫起文章來自然是不敢太張揚、主觀意識太強;
而對于普通讀者而言歷史是比較枯燥的,因此,作者希望能用比較有趣的方式,讓讀者們能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下,了解一些不一樣的歷史真相!
這期的主人公是誰,是咱們可愛的武大郎。
觀眾會問了為什么要說他呢?因為本人實在是看不下去咱們英俊瀟灑的大郎被后人嚴重的誤解。(小心思:“其實是因為之前王寶強的事件,一時間武哥哥又無辜躺槍了,而我想蹭蹭熱度,(⊙o⊙)…好像是炒冷飯=。=”)
那么真實的武大郎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現在看看較官方的說法,百度百科提供如下:
武大郎,本名武植,父母早亡,自幼家貧。武植之墓,早已被人發掘,經科學測驗,身高起碼在一米八以上!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您們這下清楚了吧,身高起碼在一米八以上,oh my god 偶買噶,1.8米以上,亮瞎了我的鈦合金隱形眼鏡,這在現代都是讓人無比羨慕的長腿歐巴的身材啊,要擱古代那還不是優質國民偶像啊!
閑話少說,咱們繼續百度:
明代,確實有武大郎、潘金蓮以及西門慶這三人的傳說。但歷史上真實的三人,和我們所熟悉的《水滸傳》中的三人,卻截然不同。
首先,武大郎非但不矮,還是個軒昂的七尺男兒。武大郎,本名武植,父母早亡,自幼家貧。武植之墓,早已被人發掘,經科學測驗,身高起碼在一米八以上!如今,一米八幾的身高,是讓人羨慕的。在幾百年前的人們平均身高比現在矮一大截,可想而知,武大郎的身高在當時多么令人仰視了!
真實的武大郎,不會做燒餅,只是一位“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他自幼聰敏,寒窗苦讀多年,終于中了進士,當上縣令。所以,武大郎不是賣燒餅小矮人,而是身材高大的官人。而且,他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蒙冤的不僅有武大郎,還有潘金蓮。事實上,真實的潘金蓮,是個好姑娘。出身名門,大家閨秀,知書達理,且對武大郎一心一意。早在武大郎還未中進士前,潘金蓮就不顧家人反對,偷偷接濟他。后來,武大郎金榜題名,這段良緣自然也有了一個圓滿結局。
既然武大郎高大英俊,頗有才華,潘金蓮又賢良淑惠,那怎么會成了《水滸傳》的那等模樣?這一切,都與交友不慎有關。
武大郎家貧時,曾受過好友黃堂的接濟。后來,黃堂的房子被燒,無奈之下投靠已經當了縣令的武大郎。這黃堂心想:曾資助武大郎,都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如今,升官發財的他卻忘恩負義。
誰知,住在武大郎府上的那幾天,人家倒是好酒好菜招待著,但關于資助的事兒,卻絕口不提。黃堂心里憋著一口氣,不給自己找份差事也就算了,連重建房子的錢也不肯資助,這算哪門子的哥們?于是,黃堂就展開報復了。
古往今來,最常見的報復,無非就是那幾招,其一就是抹黑造謠,把名聲搞臭!回去的路上,黃堂四處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丑事”,最后覺得用嘴說還不過癮,于是寫在紙上,四處張貼“大字報”。果然,這么一來,武大郎和潘金蓮頓時成了焦點人物。
此時,西門慶也適時出場了。西門慶本是一個流氓,唯恐天下不亂,見黃堂抹黑武大郎后,決定給黃堂出主意。最后,這位仁兄還“犧牲”自己,讓自己成了謠言里的“男小三”,與諸位女人譜出一段段荒唐之曲。當然,這僅是西門慶的一廂情愿。現實中,西門慶是小流氓,女人很反感這個人!
而當事人武大郎卻還蒙在鼓里。但黃堂這位始作俑者回到家里后,卻發現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訴他,這是武植派人來建的!這下,愧疚之心,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武植本想給黃堂一個驚喜,哪知還沒開始“喜”,就已經夠“驚”了!
可造謠容易,滅謠難。謠言一傳十,十傳百,最后連施耐庵這位大才子都信以為真,于是寫進了《水滸傳》。這么一來,武大郎和潘金蓮怎么也翻不了身了!
這樁冤案,見于施耐庵后人的道歉詩中,也在武大郎本人的墓志銘中得到了證明。看來呀,一旦交友不慎,真有可能會無端端“遺臭萬年”!
以上幾段摘抄自百度,并非作者我不想自己寫,而是我知道的歷史真相確實如此,這期的主題也是為了普及真實的歷史知識,所以我自己的言論反而缺乏權威性和可信性。各位看官姑且一看,文筆好不好在此并不重要,權當博您一笑,重要的是您可千萬不要再誤解了高帥的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