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開始學著理財之后,每一份錢就花得小心翼翼了。我想要每一分錢都花在正確的地方,還想多些儲蓄。每個月工資一到手,扣除基本的生活費,我差不多就全部買了各種保本基金。基金收益不大,但是能夠持續(xù)收益,即使每年能夠多千把塊,也是很開心的事情。畢竟,我的工資每個月也就3千多塊,賺一分是一分呀。
因為想過幾年還需要購置一套房子,所以錢不能存長期。三五年內(nèi)需要購房,理財就只能購買短期了。短期的收益比長期要低,每次都要糾結(jié),總是想多賺一些,又不能全部買長期。因為個人的抗風險能力和理財知識有限,目前只是在京東購買旺財,一些零花錢放在余額寶里,平常消費用信用卡,淘寶用花唄。
余額寶是2013年年底開通的,目前賺了1000來塊了,京東是2015年底開通的,目前也是賺了1000來塊了,結(jié)婚之后開始理財,目前每天能賺7塊錢,一年差不多兩千塊的樣子,不多,但是給孩子買奶粉,夠了。大家普遍的理財觀念還沒有,有些錢比較多的,會去炒股票,炒基金,炒貴金屬,我呢,本錢不多,心理素質(zhì)也不夠強,還是安心賺一些小錢吧。雖然賺得慢一些,但是不工作,讓錢生錢,也是一件樂事。雖然現(xiàn)在通脹這么厲害,也是不敢消費,除了攢點打算購置房產(chǎn),提高家庭的資本,其他也沒有什么投資渠道了。現(xiàn)在每賺到一分錢,都特別開心,同時也在懊惱,以前沒有認真理財,不然現(xiàn)在手里的本金會更多。
2009年上班,2009年,每月工資大約1000塊,從2010年開始,每月工資2000多,2013年開始,每月工資達到3000,上班這些年,賺了大約小30萬了吧,目前個人資產(chǎn)只有13萬,花得比賺攢得多,收支不平衡呀,而且沒有用錢購買保本的資產(chǎn),一直是屬于被動支出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