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指的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財富自由根本不是終點站,那只是一個里程碑,那之后還有很長的路(名字叫作成長)要走……
時間交易的底線:
鐵律一:成長才是根本關鍵。成長才是永恒的剛需。
選擇的判斷標準:我選擇的事能不能讓我積累更多的能力?
你的每一個選擇,都要從積累能力的角度出發,每一次選擇,都要考慮自己還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選擇對于自己發展已有能力有沒有幫助?!谶@個選擇之后,能幫我完善那個已有能力,能讓我獲得什么新能力。
鐵律二:重視價值忽略估值
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實際價值——橋水資本的老大達里奧
鐵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用心智的力量去時刻告訴自己,覺得困難的階段不過是必經之路——這正是耐心的真諦
1、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你的注意力
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再生;時間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本質上不屬于你,你只能試著與它做朋友,讓它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
你的一切價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產出。
注意力是我們內在的選擇,通過我們的控制完全為我們服務的。時間是游走在我們身體之外的東西。
我們珍惜地使用注意力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成長,可是成長,恰恰需要拓展和加深現有的能力圈。
真正的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應該來自自我的成長積淀。
滿的,是你的時間;閑置的,是你的注意力;荒廢的,是你的成長。把注意力放在三件事上: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放在一切可以有積累效應的技能上,然后給予充分的學習、思考和磨練。
復利效應的公式:(1+r)^n
{ 1 是你的起點,r 代表每天的進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證,它一定得是正的。}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愛上。你愿意把自己最寶貴的財富 “浪費” 在他們身上。把注意力不求回報地放到真愛上,這是真正幸福的關鍵。放到他們身上之后,關注他們的成長。
最后,把注意力放在對整個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事情上去。個體價值等于他的社會貢獻率。
如何通過合理消費注意力實現財富自由。
一種簡單卻又長期成功的商業模式:把海量的廉價甚至免費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高價賣掉。
2、付費就是撿便宜
討論任何問題都不能回避 “程度” 問題,程度問題要自己把握,但是前提是列出合理的比較對象。
合理比較:
- 這段時間可能給你帶來的潛在收入。(應該給這段時間的未來標價,而不是用現在的固定收入進行標價)
- 為了節省這段時間花掉的錢。
注意力 > 時間 > 金錢
之所以你的時間能賣出去,就是因為總體上來看花錢買時間更劃算。
凡是能用錢買來的時間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時間換來的注意力持續就是有價值的。
拿錢換時間,換注意力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每天有所積累,有所成長。把注意力放到能夠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讓這件事逼你拿出注意力,拿出時間,進而逼你拿錢去換時間和注意力。
1.付費可能是你自己未來收費的基礎
為恰當的產品或者服務支付恰當的費用,以便換取時間或者效率,其實不僅僅是對創造者的尊重,更深層次上,是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未來的尊重。
2.絕對不要負債付費
借來的錢是有成本的(利息),盡管借來只是瞬間的事情,可它隨后就要耗費你的時間,還不上或者還得累的時候,它會消耗你的注意力。不要誤以為借錢的成本只有利息,時間和注意力才最可惜。
避免和老婆吵架的手段:把足夠多的時間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話,也花足夠多的錢在她身上。
在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選最貴的。
3、人生最大的枷鎖——對于安全感的過分追求
對于安全感的過度追求(萬一失敗了怎么辦?),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讀書還是擇偶,換工作還是選城市。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們時時刻刻被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吸引(或者,其實應該被稱作 “分神”),沒有辦法長期集中觀察,不能長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終放在周圍發生的每件事上。這樣的人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只有一個沒有前后對比的現在。等于被困在永恒的當下。
細心觀察周圍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會發現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壓根就是 “白癡”。而這種在某些領域放棄當個聰明人,則恰恰可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以他們的智商和能力,其實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優秀應該都不困難。但是如果不放棄這部分的投入,他們可能也就不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頂尖。注意力有限,在什么方面選擇 “若愚”,可能就決定了哪些方面可能產生 “大智”。
進步的前提是你敢于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總在擔心,自己這一步邁得漂不漂亮。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獲得的。為了補全主動放棄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選擇與他人合作——或者稱之為有效社交。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質其實是大家各自放棄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來保障。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對方不會利用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所謂的缺乏安全感,其實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百分之百的安全,帶來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縛。
什么是最大的勇敢?最大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在即便孑然一身的情況下竟然還勇于放棄部分安全感。
什么是大惡?所謂的大惡常常竟然只是烏合之眾出于自我安全感的考慮——有時候狗咬人不是因為它們兇狠,而是因為它們恐懼。
1、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恒的當下。
2、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長期地觀察、思考。
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的世界里,實際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系。也千萬不要跟沒有安全感的人結婚,甚至不要跟他們談戀愛。
自己教自己勇敢:嘗試著主動放棄一些安全感,即便在暫時找不到能夠相互交付的合作者的情況下——其實不用放棄很多,也不應該放棄很多,實際上只要放棄一點點已經足夠。傻人有傻福。
4、生活的根基——活在未來
當下和未來其實可以重合,而且隨著思考程度的深入,它們甚至有機會大面積重合。我們的肉身雖然不得不被困在當下,但是思想卻可以提前邁出一步,活在未來。即便那一步并不大,但是光是想想自己從某種程度上擺脫了 “當下的困境”,就已經讓人非常興奮了。
怎樣活在未來呢?
- 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 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 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 于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 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 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 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 “活在未來” 的。
篤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扎實的推理和不斷的拷問(尊重事實,相信邏輯)。沒有足夠的數據,不會輕易下結論。別人的認可和支持最多只能當做額外贈送的,甚至:只要我確信自己的判斷,那反對我的人越多越好。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的多……它客觀上就是正確的,過去它是成立的,現在它還是成立的,我很愿意相信,甚至篤信它將來還是成立的——于是,我就按照這個道理行事,那么在這個層面上我就是活在未來,因為我用了一個最簡單的策略做出了成功概率最大化的預測。只要確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就不必擔心是否馬上起到了作用,給它們一點時間。
不論學習任何知識,還是打磨任何技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開始就像專業人士一樣生活。開始就 “玩真的”,絕對不拿自己當業余選手。這個方法,在本質上就是你提前活在那個專業領域。開始的時候,一定非常困難,但是只有開始就努力像專業人士一樣生活,你才有機會最終真的那么生活。某種程度上已經活在自己期待的未來里了。
5、遇到貴人的科學方法——成為貴人
首先自己得是個貴人,才能遇到貴人,甚至更多貴人。你不優秀,就沒有有效的社交。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去影響和幫助周圍的人,就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
能夠遇到貴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鏡子。你自己是貴人,生活這面鏡子就能幫你找到更多的貴人。至于是偶然還是必然,其實你是控制不了的。“遇到貴人” 這件事從來不是我們的目的,相反 “成為貴人” 倒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即便你運氣差到一個貴人也沒有遇到,你也已經成長起來,并且發現:你已經成為了自己的貴人。篤信加上耐心,才有可能幫助你熬過偶然的失落,等到必然的好運。
有的時候能夠改變我們的,可能不是什么所謂的大道理,或者特別高深的方法。一個簡單的技巧,如果能幫你糾正以前錯誤的觀念,可能就足以改變你人生軌跡。比如,把“失敗” 改成 “暫時不成功”,把 “討厭” 改成 “還沒喜歡上”。這些小技巧、小方法貌似不起眼,但如果你能利用它把腦子里那些阻礙你成長的概念屏蔽掉,無疑能夠大大增加你遇見貴人的可能性。我無法想象一個時常因為 “失敗” 而氣餒的人,能夠一路堅持往前走;一個 “討厭” 這 “討厭” 那的人,能心平氣和地面對負面反饋。很多時候,阻礙我們行動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我們腦子里錯誤的觀念。比如,如果你的腦子里沒有 “失敗” 的概念,而只有 “暫時不成功”,那你面對挫折的時候,就會更加淡定。我們理解一個概念,不光要知道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不是什么。比如 “向人求助” 不等于 “麻煩別人”。反過來別人向你求助,也未必是找你麻煩。幫助他人從來不是你贏我輸,而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會有人不怕麻煩地幫助別人,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是受益者,甚至是更大的受益者。當然,如果你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節省自己的金錢,而一味地去尋找他人幫助。那你這是在 “占便宜”,而不是 “求助”。分清楚 “求助”、“乞討”、“添麻煩”、“占便宜”之間的區別,就離正確的概念不遠了。事實上,求助是一種交易,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更為隱蔽卻意義巨大的交易。貴人之所以愿意幫你,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你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讓他看到未來的某種可能性。
當我們還沒有什么能力回報貴人時,每個人都會覺得欠了不少人情。短時間內,沒有人能輕易擺脫這個窘境,不過我們已經學會了一些緩解這種焦慮的小技巧。如果你認為求助不是 “欠人情”,而是“做交易”,只不過每筆交易不是即時兌現的,那你就有機會跳出這種所謂人情的束縛,轉而更加關注自己的成長。要相信貴人的眼光。既然他選擇幫助你,那么就說明他認可你,覺得你未來一定有機會反過來給予他幫助,只是需要些時間,需要些耐心。所以與其擔心還不上人情,倒不如加上一個 “暫時”,來幫助自己擺脫這種糾結。我只是暫時能力不足,暫時資源有限而已。我相信只要大方向沒有錯,到時候一定可以幫助到那些當初的貴人。
1、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為他人的貴人;
2、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3、能幫助他人進步的才是真正的貴人;
4、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5、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6、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7、不恥于求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8、求助的時候不宜僅用金錢作為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不宜收取金錢回報;
9、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過是自顧自地牛,貴人不一樣,他們常常 “以和為貴”,更懂得 “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10、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難獲得所謂的 “貴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多助,說的就是這個;
12、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來。
讀后感:人腦中的概念其實影響了人的一生。概念影響行為,行為導致結果。我們應該注重自己腦子里的那些概念,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求證。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獲得正確的概念:讀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