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一開始過農歷年,家里的親戚們都開始若有若無的打聽我的婚姻狀況,順便推薦推薦誰家有個什么樣的合適人選,有空見見面之類的。往年看到比我年紀稍大的朋友被家里逼婚,總覺得不可置信,為什么要逼婚,結婚這種事不應該是自愿嗎?沒想到過了24這個坎,我也被列入了大齡催婚對象行列中。
從前不敢在父母面前提這個詞,因為太敏感,稍微有點苗頭那就是“早戀”的嚴重問題。大學時終于得到父母允許談了戀愛,卻花了四年時間證明對方是個渣男,我的眼睛當時一定被十層紙蒙蔽了。而現在我終于看到除了談戀愛以外更美好的事情,更多能夠充實我的事情,我還沒來得及去做,卻又要趕著我去花精力找一個婚戀對象,我想說的是,強扭的瓜不甜。也許我的家人認為,我已經到了要結婚的年紀,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對象結婚,但是,我的內心不缺乏感情的供給,我的生活也不需要一個壯勞力來幫我,有什么事情我自己可以解決,現在也不是過去,家具都要木匠打,要扛煤氣罐,要修房頂,生活的便利已經到了想都想不到的地步。并不否認男性有男性的用途,但結婚生子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我也認識很多朋友都是相親認識的結婚對象,不否認,很多家庭的確很幸福,但我不能接受,從骨子里排斥相親這種形式。換句話來說,我又不是櫥窗里明碼標價供人挑選的商品,不需要這樣的方式找到新的生活。而且,你怎么肯定男方就是心甘情愿甘心家里安排相親的呢?能答應接觸不都是因為家人的那句“我是為你好“嗎.
我知道今天這篇文章發出去,又會有不少人來跟我聊心靈雞湯,會覺得我出了問題,尤其是我的家人,其實這篇想反應很多觀點,比如“我是為你好,所以你要聽”,比如“女大不中留”,比如“什么年紀就該干什么事”,比如親情綁架。因為觸碰親情的敏感點太多,哪一個寫出來都會是一場戰爭,所以就到這吧。也希望親情不會成為束縛的繩索,而是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