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寫字人?
看了文友一篇文章,我突然問自己。寫字的人?對,寫字的人,不是作家,不是學者,只是一個純粹愛好寫字的人。
曾幾何時,我想過要成為一個大家。因為,大家的作品有思想,還有溫度。深度和溫度,一直是我堅持認為文字應該帶給讀者的東西。
只有這樣,文字,才有可用之處。
莫言說:“文學最大的用處,或許就在于它沒有用。”我認同這一點。無為之至,便是巔峰。有時候,你越是覺得沒有用的東西,它卻總能在你最痛苦的時候派上用場。
我好寫。
這個世界好寫的人很多,可真正能把“寫字”發揮得游刃有余的人并不多。在這少數人里,有一種東西叫“天賦”。天賦造就才華,才華成就獨一無二的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真正素心寫作的人是不在乎是否能讓它大放溢彩的。
我能寫就夠了。一旦我寫,必當睥睨天下。因為,他有的是才華。
那是一種對語言、文字和語感上的天賦,是小人再怎么抵擋也摸不黑的東西。這類人,一如,狂放不羈李太白,又如生性放達蘇東坡。
而大多數的人,如我,是在練習著寫。
每一場文字的編排起舞,對我來說都是一次練習。好,沒有終點。只求,我心似雪,晶瑩如初。
練習,練習,不停的練習。
就像《爆裂鼓手》里,安德魯從不曾停下手中的鼓槌,哪怕傷口血痕累累。
不能停下啊,你腦海那些跳躍的句子在等待你隨性地排列組合。文字,恰如一個個靈性的音符,等待,等待你的聆聽。
如果,你也看過《八月迷情》,就會明白,腦海中的文字就像空氣中流淌的音符,聽,細致的聽,去感受冥冥之中那股指引,讓文字在你指尖優雅起舞。
跌、宕;起、伏;快、慢;收、放,每一場練習,都會讓你仿如抽空了自己。發熱,是常有的事。
那些躍躍欲試的文字啊,它們在等一個表現的機會。那些山月不知的深思哲理啊,他們期待一個平臺。那么,寫,便應運而生。
讓文字表現出來,讓思想浮現開來。沒有情緒上的挑逗,沒有世俗里的急功近利,亦沒有賣弄詞藻的浮夸。素心寫字,只求理解,不求認同。
這,就是我所能理解的一個好寫之人應有的初心吧。
寫,不是為了粉絲,不是為了變現。只是為了,冥冥之中指引你去練習的那股力量。那種力量,不可名狀。如果,你一定要我給它加一個名字,我暫且稱呼它為:
――“天份”。
天性好寫之人,多少是受了天分的鼓舞。
我堅信這一點。可是,越來越多開始寫字的人并不是這樣。驅趕他們去動筆寫字的,不是天份,而是“功利”。
有位用“努力”一詞已經無法形容的大神曾經坦言:“畢竟,這是一個看結果的社會。”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是,如果你并不熱愛寫字,不能讓自己的天分得到釋放,就不要再被“堅持寫字能名利雙收”的言論而迷惑了心智。畢竟,大多數人,靠寫作賺不了錢的。
自古文人多清貧。
你要相信這句話是沒有太多錯的。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心根本不在錢里。才華橫溢、千古流傳,才是他們至高的追求。此事無關清高,畢竟,寫字需要輸入,既而才能文思泉涌。寫字的人,他的心思啊,一腦門都在文章里,又哪來的精力去關注如何使得自己“財源滾滾”?
素心寫字的人啊,是一門心思都在探究文字的,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好,或者不好,這才是他們在乎的。
文字沒有界限,不停地探索和練習,追求的不過是一個“止”和“靜”罷了。
素心寫字,銀碗盛雪。
你看,我們要的應該就是這般簡單的呀!
夜深了,月要滿了。
那么你,是否和我一樣想過做一個什么樣的寫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