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烏鎮,畢竟那是多年的一個夢。自從上次旅行回來,忙于各種事情,把寫作的事情忘到一邊了。今天忽然覺得要完成這件事了。否則烏鎮真的離我越來越遠了。。
01
今年的端午假期和鄰居一家帶著孩子來了一次江南游。去了南京秦淮河,中山陵,無錫靈山,西塘,蘇州藕園,周莊,烏鎮,西湖。。。
整個行程中我最期待的是烏鎮,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小橋流水的夢。烏鎮被稱為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2003年劉若英和黃磊在烏鎮拍攝了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此后烏鎮就火了。劉若英和黃磊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文藝氣息,低調。
來之前的某一個時間知道要去烏鎮,又重溫了這部電視劇。小橋流水與烏鎮夜晚靜謐的氣氛融為一體,非常美。臺北大都市的熱鬧繁華與烏鎮小橋流水安靜的氣質對比,更顯烏鎮的寧靜。我甚至還幻想過去烏鎮住一段時間,帶上電腦,工作完后,面對小橋流水,泡上一杯茶,閱讀一本好書,享受安靜的下午時光。
我們的行程在差不多最后2天來到了烏鎮,當我知道就要和夢里那個水鄉相遇時心情還有點激動。我想待會一定要去逢緣雙橋,電視劇里黃磊和李心潔多次到過這里。來自馬來西亞的李心潔帶著很有“氣質”的普通話發音和“徐志摩”似的黃磊在橋上的一段對話仿若時光在穿梭。穿越到每個人的心里,也穿越回這古樸的逢緣雙橋。
02
心里還在想著電視劇里的情景時已到了烏鎮。當我們下車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旅行社的團一個接著一個把烏鎮圍的水泄不通,當天剛好是端午放假第一天。我想我們應該是趕上好時機了!好不容易排隊進去了,只見到處是人,當我迫不及待的來到逢緣雙橋旁邊,看到橋上站滿了人,絲毫沒有一點美感,那種靜謐的如月光般的氣質哪里去了,還有潺潺的流水聲呢?只看到人來人往,卻沒有聽到我心里的一身嘆息!
本來還想走一遍電視劇里經常走的那條小巷,青石路板,特別下雨的時候,雨滴落在石板上發出脆脆的聲音,仿佛能聽到心跳聲。可事實是小巷也已被各種游客擠滿,人們不停擦拭著臉上的汗水,有的打著太陽傘,艱難的走著每一步。此時烏鎮的人比樹多。
03
既然走路行不通,那我們坐船吧。于是排隊買好船票等待著,坐在岸邊默默地看著來往的人們和反復擺渡的船夫們。在這個如此美麗的地方卻看不到他們的笑容,也許已經麻木了吧。游客們滿臉的笑容和擺渡的船夫們凝重的神情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感慨。
終于到我們坐船了,待各自坐好后,開始欣賞沿途的風景。烏篷船是江南的一大特色,以前人們出門都是走水路,依靠船出行。烏鎮還是矛盾的故居,這位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的在這里讀書習字,賦予烏鎮一定的文化氣息。坐船欣賞兩岸烏鎮獨有的木質房子,很多木質結構已經變形但還是保留了原來的風格。
人們在自己的“小陽臺”上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仿佛這周圍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仿佛這成千上萬的游客忽然都不存在了,他們在享受著自己的世界。聽說烏鎮的年輕人都到周邊城市謀生去了,因為烏鎮旅游開發后,環境很吵雜,已經不適合居住了。只有一些年老的人不忍離開故鄉,還在堅守。
04
小船經過一座小橋時我仿佛看到了電視和書本上才能看到的一幕-------船夫劃著烏篷船,里面坐著穿著長裳的的文人墨客,神情專注,很有畫面感。只是換成現在的游客,就缺乏那種韻味了。
被過度開發后的烏鎮,商業化嚴重,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都是小商人在叫賣各種飾品,食品,紀念品。伴隨人來人往的噪雜聲,分外吵鬧。非常想找個安靜的地方落腳,可整個烏鎮東刪成了游人的天下。
記憶中的小橋流水不見了,換來了商業化氣息濃郁的旅游景點。從03年到現在,10多年到世事變遷,烏鎮也許早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烏鎮了。想回味那江南特色的小橋流水也許只能在電視劇里去找尋了。
最近在讀沈復的《浮生六記》作者當年也游歷過江南,到過蘇州園林,覓渡橋,杭州西湖等。物是人非,心生感慨。
夢中的烏鎮又變得寧靜了,夜晚在逢緣雙橋上看著水中月亮的倒影,聽著橋下潺潺的流水聲,時間忽然靜止了。
重溫江南夢,追憶年華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