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酒也是一種文化,酒文化。
酒是好東西,瓊漿玉液, 芬香淑郁。
酒是治愈老年孤寂的良方!——柏拉圖
酒是天踢的九月果汁。——伏爾泰(法國作家)
抿一口酒,品嘗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滴甘露。——克里夫頓·費迪曼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李白《月下獨酌》
小口抿酒是一種享受,大口灌酒就是另一種文化。
常有報到,喝酒都能把人喝沒了。
酒在餐桌上已非是一種甘露,而成了一種麻醉劑。
喝吧,醉吧,不醉不歸,要的就是這效果,麻醉的感覺。
醉了,話就多了;醉了,膽子就大了;醉了,兄弟情義深了;醉了,事都好辦了。
醉了,敢向小姑娘表白了,醉了,敢指桑罵槐了。
喝,是一種氣魄與好爽。大口喝,夠仗義,爺們。
拼酒,就是喜歡這個場面,熱鬧,氣氛,你說行就行,不行也行。
喝,一口悶,這就干凈利索,爽快。
醉,越醉越喝,舍命陪君子。
酒,是武器,有酒的場面,能辦事。
酒在中國與人情掛鉤就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美國作家何偉在《江城》一文中這樣描述中國人的喝酒方式:“四川人喝酒可不是為了放松休息。它經常是競賽性質的,通常會用到白酒,一種強烈的,口感惡心的谷物釀的酒。男人們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這種飲宴很有發展為恃強凌弱的傾向,參與者們相互刺激,直到某個人喝出病來。”
中國人相比其他國家不能喝:據2010調查,中國15歲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費酒精約6.7升,跟俄羅斯15.1升、捷克13升、法國12.2升這些恐怖數字相比差遠了。即使跟韓國也沒法比,韓國人均消費酒精12.3升。
其實中國人不能喝,則在中國人眼里,能喝就是性格豪放的表現。能喝能拼,好爽,干練,有仗義。
感情深,一口悶;
感情淺,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夠;
感情薄,喝不著;
感情鐵,喝出血
敬你酒你不喝,不給面子,面子重要。敬你仨個,你喝倆,膽兒有點大。
酒是感情的紐帶,是潤滑劑。不需太多,夠量就好;不要太急,小口慢品最佳。酒能成交你我,也能失去你我。能喝多喝,不能少喝,適度就好。
慢慢細品,其實也是一種文化。不仿換個角度,來瓶不上頭的好酒慢慢品味,敘敘家常,不失為一種溫馨與恬靜,其實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