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外語聽力之二:辨音能力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外語聽力的
上篇帖子談到了辨音能力的強弱,常用表達的熟悉與否以及專業知識和專業詞匯是影響我們外語聽力的三大重要因素。也許有些朋友對這種提法感到不太適應,覺得有些奇怪。其實這很正常,生活或學習中,很多時候,對一些不太符合常規的提法,開始時我們總會有點不習慣的,覺得有些別扭的。但是,如果我們從有效性的角度來看,其實,任何提法的本身都是不太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是否有道理,是否能幫助大家學的更好,或學的更有效。
既然我們談到了辨音能力的強弱是影響我們外語聽力的一大因素,那么,也許有些朋友可能會問,辨音能力的強弱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外語聽力的?
下面,就這一話題,我談談我個人的理解,供大家參考。
當我們初學一門外語時,我們的大腦對目標語言來說,是一片空白的。我們即不熟悉目標語言的語音,也不熟悉其常用表達,更不熟悉其專業詞匯,這時的我們,如同一個小孩子在學說話,你是無法斷定他的辨音能力的。也就是說,當一個小孩子在嘰嘰喳喳學說話時,你根本不會知道他將來會不會有四十不分,或黃王不分,或NL不分等這些問題的存在。
只有我們學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說,產生了語感后,我們才會慢慢意識到我們是否有辨音的問題。
實際上,在母語環境中,我們長大成人后,或接受一定的教育后,我們才會意識到有些人存在著辨音的問題。并可能會時不時就此開些善意的玩笑,增添些生活樂趣。但是,在外語學習方面,由于缺乏外語環境,或缺乏外語學習的廣度或深度,我們往往意識不到我們可能會同樣有辨音問題的存在。我們常常會把辨音的問題歸于聽力問題或口語問題,因而忽略了自己的辨音問題的存在。
事實上,當我們學習外語,學到一定程度,有了語感,或者說,大致能順利閱讀時,這時候,辨音能力對我們聽力的影響就會逐步顯現。
那么,辨音能力的強弱影響我們的聽力的具體特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不妨逐條例舉,具體分析。
一種是音盲現象,或者說,嚴重的啞巴外語現象。這種人似乎對外語語音過敏,無論書面語言學得多么出色,但一到聽說,則無所適從,聽也聽不清,說也說不清。這種情況可能令人難以置信,但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一些專職書面翻譯,特別是一些母語音素少的民族的專職書面翻譯,都可能會見到這一極端現象。文字翻譯,無可挑剔。而聽力與口語,則難以恭維。
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也許多樣,但辨音能力低下這一因素是不能忽視的。語言與語言的區別,或者說,語言與語言的語音區別,在于音素不同。比如,英語有48個音素,普通話有32個(上海話音素有50個,粵語不足33個),而日語一共只有23個音素等等。當一個人辨音能力不強時,他很可能無法區別這些音與音的不同,因而就難以區別由這些音組成的詞匯和句子的不同。當他無法弄清這些區別時,也無法明確地理解這些聲音組合的含義,聽不清或聽不懂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一個人不能辯清目標語言的大部分音素,無論他的書面語言,文字功力有多強,他的聽力與口語,都可能會是笨拙不堪的。這也許就是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種是音弱現象,這種情況最常見。在外語學習中,我們常見一些人,當他在外語角,或和同胞用外語練習對話時,能聽能說,可以流暢地使用外語,但一旦面對真正老外,對話立即顯得生澀,聽也慢,說也難,難以從容自如。或一些在外企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凡是涉及工作內容的事宜,大致能流利地使用外語,對答如流,但一旦場景轉換,比如參與老外之間的閑談聊天,則會感到局促不安,難以適應。
這些情況,我們一般歸咎于我們聽力或口語能力的不足,其實,在聽說能力不足的背后,有時會隱含著我們辨音的問題。
因為我們的聽力,當辨音能力不強時,往往靠題材或內容的熟悉來支撐。一旦場景轉換,一旦離開了熟悉的內容,進入我們不熟悉的題材或表達方式時,我們的聽力就會大大減弱,一些我們在熟悉表達或場景中可以聽出的詞匯,也許就會聽不懂了。因而,我們大腦的模糊判斷能力,就會嚴重下降。我們的聽力會呈環形減弱趨勢。也就是說,離熟悉內容越遠,聽力就會越來越差。換句話說就是,面對越不熟悉的內容,聽力就會下降越快,有時,甚至可以到聽不懂的地步。用句流行的說法就是,當我們的辨音能力不強時,我們的聽力可能會呈現斷崖式下跌的現象。
真正辨音能力強的人,遇到不熟悉內容時,聽力也會下降,但是,這種下降是均質的,不會是斷崖式的。他們即使面對再專業,再不熟悉的內容,也多少能聽出些端倪,畢竟基本詞匯,常用表達還在,只是內容不熟悉而已。
打個比方,當我們辨音能力不強時,就如同一個色弱的人,面對一張看不清的色圖卡,也許,靠旁人指點或自身努力,最后,他大致還是勉強能辨認出其圖案。但是,一旦換張新的色圖卡,他也許就無所適從,難以辨認了。或許,不得不重新再開始。
或者,在母語環境下,當我們辨音能力不強時,就如同一個四十不分的人。無論他的生活語言,或口頭工作報告多么清楚,多么好,一旦你讓他讀以下句子,他就會略顯尷尬,面露難色。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如果你仍不罷休,堅持讓他再讀再聽以下句子。那么,他的痛苦,就不僅僅是尷尬和苦惱了,而是可以想像的。
山前山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 山后有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 山前的四十四個石獅子吃了山后邊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的澀柿子 山前的四十四個石獅子讓山后邊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的澀柿子給澀死了。
最后強調一點,在母語環境中,由于我們對母語的熟悉,我們不難能發現有些人存在著辨音問題。但是,在外語學習中,當我們聽不懂時,我們很難意識到,我們有時候也會存在著辨音問題。如果我們能注意到這一點,并能對癥下藥,那么,這對提高我們的外語聽說能力,多少都會有些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