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解釋天生才華
刻意練習創造出來的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或自閉癥奇才,他們是通過年復一年的刻意練習,在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改進,終于練就了他們杰出的能力。
有些人為什么最終能夠培養比別人更強的能力,其實他們和其他任何人一樣,是通過練習來練就那些本領的,實際上,刻意練習在其中發揮著主要作用,除此外,并沒有捷徑可走。
最有效的練習: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利用了人類大腦和身體創造新能力的這種天生的適應能力。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細致入微的心理表征的幫助下創造的。那些心理表征使得我們能夠比其他方式有效得多地分析和響應我們面臨的各種局面。
根深蒂固的一種錯誤信念:
在所有關于人類天性的信念中,持續時間最久,也最根深蒂固的一種信念便是:在確定人們的能力時,天生的才華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信念是錯誤的。
天生的特征比許多人通常以為的,發揮的作用不但小得多,而且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們相信天賦的力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天生的天才明顯是存在的。但沒有任何的例子,證明任何人不經過高強度和廣泛的練習,便能培養杰出的能力。
天才及如何造就天才?
今天,以什么是天才及什么樣的訓練可以造就天才,來觀察某些杰出人物的例子,可以揭開天才神秘的面紗,了解到天才的真實情況。
作者所研究的眾多案例可以了解到,杰出人物都是經過刻苦訓練后,才練就了如此驚人的成績。并且聘請的教練,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杰出人物的潛能。
例如作者所舉的自閉癥奇才案例:
他們之所以具有某方面突出的能力,大家以為他們一定是沒有經過正常的訓練造就的,但是他們更加注重細節,而且更傾向于反復的行為。
他們將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件事上面,拋開周圍的一切,沉浸在他們自已的世界之中。因此,更有可能在那些方面培養和發展技能,這各另外那些專心從事有目的的練習或刻意練習的人所采用的方式一樣。
他們這些能力主要是后天獲取的技能。自閉癥奇才培養和提高那些有力時采用的方式,與其他杰出人物采用的方式非常相似。那就是說,他們訓練時的方式,調用了大腦的適應能力,這反過來改變了其大腦結構,使他們培養了杰出的能力。
(二)缺乏天生才華的人;
杰出能力是大量的練習與培訓的結果。但與那些被稱為神童相對的人,情況又怎樣呢?
較難以準確地判斷為什么某個特定的人不能取得某種成就。他是不夠努力,缺管適當教育,還是缺乏天生的才華,這些信息,都不可能總是知道。
但還可以考慮以下案例:
他的身邊人通常是某些權威人物告訴他們,他們不具備某天才能天賦,因而放棄了。
人們停止學習和進步的腳步,并不是因為他們達到了某種天生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停止了訓練,或者不論出于什么原因,從來沒有開始過正規的訓練。
結論:沒有證據表明,任何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生來就不具備擁有其他任何技能的才能。
(三)訓練與天才
現象:
我們許多人在觀察了某個學習過程剛開始時的情景后,便會看到,大家的表現不會總是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不同的人在理解某件事情方面有多快,總是有著明顯的差別。
錯誤結論:
人們似乎更容易得出結論:認定某些人擅長某項能力,天生具備此能力,由于我們在新手中發現了這些差別,便會自然而然地推測這些差別將會一直保持下去,即認定該過程接下來的部分也會與剛開始時相類似,但這是錯誤的。
事實是什么?
只要我們觀察整個旅程,也就是人們從新手一步一步成為杰出人物的這整個過程,就會對人們怎樣學習和進步,以及達到卓越水平需要做些什么等,形成不同的理解。
例如:智商高的孩子實際上比智商一般的孩子能夠更加迅速地提高棋藝,但那只是故事的開始,只有等到故事結束,才能看清真相。
1:訓練時間比智商更重要
在年幼棋手之間,智商的高低與棋藝的高低是相關聯的,但在已成年的參加比賽的棋手,以及大師和特級大師之間,則不是這種情況。智商較低的精英棋手往往練習得更多一些,這使得他們的棋藝得到了精進。從而比同是精英棋手的智商稍高一些的人棋藝略高一些。
2:有效運用心理表征
有了足夠的單獨練習,區分二位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們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質量與數量,以及他們可以多么有效地運用這些表征。
所以,從長遠來看,占上風的是那些練習更勤奮的人,而不是那些一開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華方面稍有優勢的人。
(四)換個角度看基因差異:
盡管具備某些天賦的人,可能在剛開始學習某項技能時具有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優勢變
得越來越小,到最后,練習的時間與質量反而在決定人們的技能變得多么熟練時,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基因差異的真正作用:
事實上,如果說人與人之間存在一種基因的差異,影響到某些人的表現如何,除了在某人剛開始學習技能的最初階段,那么,這些差別不可能直接影響到相關的技能。
如果確實存在那種基因上的差別的話,它們最有可能通過發展和提高某項技能所必須付出的練習與努力來表現。
基因差異的真正作用:是因為某些東西(也許是基因)在促使他們刻苦地練習,并因此培養和發展了技能,而且比同伴發展得更高更快。
也就是說,練習在人們技能的獲取方面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些猜測:有的人可能比一些人天生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在更長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由于刻意練習取決于能否以這樣的方式保持專注,所以,這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天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練習,因而從練習中更大地受益。
人們甚至可能想到大腦在應對挑戰方面的差別,以至于有些人在練習時會比另一些人更有效地創建新的大腦結構,并發展新的心理能力。
結論:
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一種由基因決定的能力在確定誰將是最杰出人物方面發揮著作用。
練習是決定某人在某個特定領域或待業中最終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發揮作用,那么,它們的作用會慢慢消失。
我們的身體與大腦在面臨挑戰時的適應能力最終會勝過任何類型的基因差異。因此,理解特定的練習怎樣帶來進步,以及為什么會帶來進步,比起探究人與人之間的基因差別重要得多。
(五)相信天生才華的危險性:
強調練習的用途大于天生差異的作用,還有一個更加迫切的理由,而這也是自我實現的預言的危險之處。
自我實現的預言:
1:當人們假設,你以為某些人不具備某方面天生才華,尤其小孩子,你跟他們講,你們不擅長某些才華,那么就將關上了這扇大門,而不鼓勵他們,這些預言就真將會成果。所以,不要隨便給人貼上不擅長的標簽。
2:另一方面,當孩子從老師,教練那里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表揚,并且從父母那里得到更多支持和鼓勵時,最終會比那些被告訴不要去嘗試的孩子,能夠更快地提升他們的能力,因為此使所有的人相信,最初的表揚是有道理的。
而那些有天賦的孩子獲得了更多的鼓勵和訓練,而且可以足夠確定,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他們確實在這方面比其他孩子成績更好。這種優勢并在整個在校的學習期間延續下去。
這就是相信天生才華的危險性。
我們最好的辦法是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已的潛力,并努力想辦法去開發這些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