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作為一枚80后,童年時代,沒有手機沒有ipad沒有互聯網,那時候電視也剛普及不久。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放學后,守在電視機旁,看熱播的動畫片。居住在深圳這個沿海城市里,當時翡翠臺、本港臺是我們不二的選擇,其播放的各種動畫片陪伴著這一代人長大。
記得那時的動畫片分幾個時段播放,下午四點多播的是適合小學生的如:《哆啦A夢》、《長腿叔叔》、《飛天少女豬事丁》,《櫻桃小丸子》等;六點播的適合初中生的如:《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戰士》,《變形金剛》等,還有周六晚上八九點的是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亂馬1/2》、《蠟筆小新》等。當時的動畫片,除了題材豐富,尺度也更大,起碼談戀愛什么的毫不避諱,各色動漫人物性格迥異,但傳遞的價值觀,都是正面的,愛,正義,和平,友情等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內地衛視的崛起,本港臺倒閉,翡翠臺衰落了,長大后就再也沒關注過電視的播放內容。不知什么時候起,廣電總局出臺禁令——限制進口,同時加大投入,振興國產動漫,內地電視臺晚上17點到20點這個黃金時段,全都換成了國產節目。動漫限令這些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最終也只走出來《喜洋洋》和《熊出沒》兩部還算有點影響力的動畫。與當年千帆相竟相比,真是天差地別了,想想自己童年還真是幸福。
這幾年互聯網的興起徹底打破了文化的藩籬,電視盒子里可供孩子選擇的動畫也越來越多。我自己的女兒六歲,正是喜歡看動畫片的年紀,作為家長,在看動畫片和她自然少不了很多斗智斗勇。一方面我不希望抹殺她童年該有的美好,另一方面要限制她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培養她自己的自制力。我們的原則是——不禁止,要限制,每天不超過30分鐘。
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慢慢也發現了很多動畫片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國產作品中,其一是各種抄襲嚴重,直接山寨國外的經典動畫。其二是制作粗糙,無論畫工,配樂,鏡頭都很不用心。如果說這些只是影響觀感,那很多國產片中傳遞的價值觀不正,才是最要命的。
《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中有一集,天氣太熱,爸爸要帶兒子去鄰居家游泳,鄰居毛叔叔不讓他們進去,爸爸埋怨鄰居小氣,帶著兒子偷偷混進去游泳,還以此自我感覺機智無比——OMG!,這是什么價值觀,法律上說這是非法闖入他人住宅,這樣的動畫情節居然堂而皇之的在各大衛視上播出。不敢想象,如果小孩把這當成正確的價值觀長大會怎么樣!還有《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中,媽媽天天抱怨爸爸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雖然這是現實中的橋段,但這些負面的情緒沒必要傳遞給孩子,更沒必要通過動畫廣泛的傳遞給孩子。
總體上,國外的動畫片還是更正能量一些,比如《汪汪隊立大功》講的是幫助他人,《小馬寶莉》講友誼,《冰雪奇緣》講姐妹感情,《小豬佩奇》講家庭等。
《小馬寶莉》有一集,史密夫婆婆講述小馬谷,坎特羅特的來歷,祖輩們是如何發現這里,扎根,建設,發展,傳承,竟然隱隱有了史詩的意味。深圳的孩子們更應該看看這集,我們同樣可以驕傲的告訴他們,這里原來只是一個偏遠的漁村,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從全國各地來到這里,在這里扎根,把這里建設成了我們的家園……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點大小觀眾都一致。用心制作的動畫片,自然而然就有市場。希望中國動漫人繼續加油,多些良心作品,少些抄襲借鑒,胡亂拼湊吧!
作者:陳小芬,一個愛生活,樂分享的寶媽(微信公眾號:lefenxiang-fenfen)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