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臨床心理學導論?一二章有感

? ?臨床心理學較早在美國發展起來,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人們有效的生活能力以及軀體健康和疾病。臨床心理學工作就是了解,治療和預防心理健康問題,它的研究范圍非常廣,包括智力,情緒,生物學,社會,行為等。

? ?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只有在醫院才能看見臨床心理學家,可是自從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見識不夠廣,臨床心理學家的場所可以在學院或大學,心理健康中心,醫院,精神病醫院,診所等地方工作。臨床心理學家分成兩大類:臨床心理學專業的哲學博士(PhD)和臨床心理學專業的心理學博士(PsyD)。這就需要兩種培養模式了,第一種是"科學家-實踐家培養模式",由David Shakow提出,在Boulder城召開會議確定的訓練模式。第二種是在Vail會議上確定的職業教育模式。第一種臨床心理學家注重臨床與科研方面,第二種臨床心理學家注重臨床與實踐方面,一般人是不能兩者同時兼顧的,這兩種臨床心理學家很少溝通,觀點也不太一致,需要多點交流合作。另外,臨床心理學家必須是博士,可通過正規院校考取,也可通過職業院校考取,還需要考執照,這是由聯邦政府頒發的,兩年要注冊一次。

? ?通過就業統計,我了解到近年來臨床心理學家的培養人數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主要是PsyD心理學博士增長較多。雖然實踐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基礎理論以及探索最新研究的方法。在美國,當今臨床心理學家中女性比男性占的比例更多,人們對于這個職業的需求仍在增長。

對于臨床心理學家面臨的問題,處方權問題是焦點之一,醫生認為心理學家缺乏必要的醫學鍛煉,因此很難把握好藥量與療效之間的尺度。而心理學家認為適當的培訓可以使他們掌握好藥物治療技術。不過,這個問題還需要許多綜合考慮因素,不能以偏概全。還有,臨床心理學家還要面臨多樣化的社會,因為美國社會的人口組成近年來發生很大的變化,其種族和文化不斷增加,臨床心理學家需要跨種族以及文化對患者進行治療。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是臨床心理學領域未來發展的迫切需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