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早,看到路邊有賣西瓜的,想到小小說,夏天最喜歡西瓜,有時都要上床睡覺了,也要吵吵著出門買西瓜,于是停車,讓攤販主給挑一個。
越是熱、溫度越是高,攤販點就越多。下午下了一場大雨,那個固定搭棚賣西瓜反而收攤走人了。今天是一個騎三輪車賣西瓜的哥兩個,三輪車上還放在一本有關溝通方面的書籍。稱好后,我又覺得太重了,自己停好車,重新挑選了一個。八毛錢一斤,9元錢。
雖然現在家家都有冰箱了,想要清涼,放冰箱就可以了,但還是改不了,到家后就拿大桶子裝半桶水,將西瓜放下去自然涼的笨辦法。當然今天我是等不了的,在桶里洗洗皮,對切為兩頭,大的留給小小、孩子回來了挖著吃,我將另一半再一分為二,按八等份切好,狼吞虎咽起來。
看似紅彤彤的西瓜,卻像焉了的黃瓜,沒有一絲甜味。靠皮的地方還有更是松軟,孩子最近吃西瓜總是不吃干凈,我還總是說她,如今我自己都是匆匆吃幾口就扔掉了。
這是普通的西瓜,也是本地的西瓜。一吃西瓜,我就想起小時候家里窮,吃一次西瓜都很開心,那時的西瓜來自不易,也特別的甜。
夏日中午的知了,叫個不停,在爸媽安靜午休的時刻,顯得特別大。無所事事的我們,聽到門口喊用谷兌西瓜。西瓜清涼、香甜,我掙扎了一會兒,將家中操場上嗮的稻谷,裝了一簸箕,去兌換西瓜。再回來裝一簸箕才兌回了一個中等大小的西瓜。
那時的西瓜,無論大小,都是香甜爽口的。稻谷兌西瓜,物與物的交換也是貨真價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