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最近學習到的關于提高睡眠質量的幾個小建議。
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想成為天才、成為專家,要睡足覺,這是保持精力充沛的一個秘訣。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基于很多專家的共識,推薦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是7至9個小時。而提高睡眠質量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改善。
沒事別上床,戶外多活動,睡前準備好。
1.沒事別上床
就是說要建立上床和睡覺之間的條件反射,上床就睡覺,床上醒著時間不應該超過20分鐘。
你要設定鬧鐘,在每天早上的同一時間叫醒自己,包括周末。醒了以后也不要賴床,一定要起來。
2.戶外多運動
白天的戶外運動,會有日照,日照能夠刺激我們的視神經,進一步作用于松果體。 松果體是位于我們人的間腦和丘腦之間的一個豆狀體,會合成和分泌很多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幫助我們睡眠的激素。腦白金的主要成分就是褪黑激素。
3.睡前做好準備
第一點,讓屋子保持黑暗的狀態。
因為黑暗會刺激下丘腦分泌褪黑激素,引發睡意。因此你的屋子里最好不要有強光,可以開一盞昏暗的小燈,讓屋子暗下來。
睡覺前的一個小時也不要對著手機、電腦等顯示器看。因為它們發的光會降低褪黑素的分泌,擾亂我們的生物鐘。
第二點,降低我們人體的核心體溫,人體核心體溫的下降能夠誘發我們的睡意。
有時候泡個澡或者泡個腳以后會睡得好一些。原因就是洗澡和泡腳的時候,你的核心體溫是上升的。當你結束以后,因為環境的溫度比較低,所以你的核心體溫驟然就會下降。這個體溫的下降就會引發睡意。
當然如果沒有條件泡澡或者泡腳,也可以在睡前稍微降低一下房間的溫度,比如說把空調打開或者把窗戶打開,甚至少蓋一點被子,這樣能讓你更容易覺得困。
第三點,增加白噪音。
什么是白噪音呢?其實我們人在進化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時候睡覺都不是在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里。
我們的祖先睡覺時,聽到的都是動物的叫聲、風雨的聲音,這些聲音就是我們說的白噪音。
如果覺得太安靜了睡不著,可以下載一個白噪音的APP,睡覺的時候把它作為背景音可能會讓你入睡更容易。
第四點,讓大腦進入疲勞的狀態。
大腦覺得累了,自然容易入睡,怎么讓大腦疲勞呢?你可以在睡前的時候看一些相對比較難的書或者外語書,看累了自然大腦就進入疲勞狀態了,也就更容易入睡了。
以上幾點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