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不知道從何寫起,現在是提交逐字稿的最一天了,還剩最后9個小時,今天早上5點起來到中午12 點多,一直在寫成長記錄,連上班都在偷偷的寫。
同事讓我幫忙談單,我都推了,實在是怕時間不夠。若平時幫她們談單花一兩個小時無所謂,但今天實在不行。一想到自己4 千至6千的逐字稿就頭疼。
唉!
該如何開頭呢?
想了半天實在不知如何寫,我也就不糾結了,就這樣開頭了。
我當初選擇《富爸爸的財務自由之路》這本書呢!其原因是想實現財務自由。
我記得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個真事故事,說的是窮人要想成為富人,最缺的是一顆成為富人的野心,因為要成為富人的欲望不夠強烈,定的目標就不明確,當目標不明確時,我們的結果就會不如意。
所以我看這本書本來是想提高自己的野心,但從中我學到的東西更多。
第一天我看的是本書前面兩章共12節我分6天來看。
第一章 為什么不找一份工作
第二章 不同的象限,不同的人們
從這兩章中我從中明白了,作者剛開始也是從一無所有到最后的富翁,他和她妻子在貧窮中堅持不找工作的原因。是他們選擇在自己想要到達的象限前,準足萬全準備,而不是聽從他人所謂的建議。找一份高薪工作,他們有能力去找,但他們沒有去選擇。
有一句話說:選擇比努力重要。
這個是很重要的,作者的結果很明顯的證明了,在1985他還是個窮光蛋寄住在他人的地下室,到1989年正因為他的正確選擇他成了百萬富翁。
又經過5年時間,經過他投資的累積他的資本又升值了,真正的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是因為他一直在向現金流右象限擴張。
什么是現金流象限呢?
請看此圖
左邊是大部分人所選擇的象限,右邊是真正的富人所選擇的。
E代表雇員指的是擁有一份工作,為別人或公司工作而得到錢。
S代表自由職業者簡單說就是為自己工作,什么事都需要親力親為。
一旦自己不親自動手就各種不放心。這種人也被稱為完美主義者,企業家最喜歡這種人因為他們對工作極致認真負責。
B代表企業主指的是他擁有一個能產生錢的企業。
I代表的是投資者,他們是用錢生錢。
作者是把人劃分為4個象限,每個象限的人都不一樣,思維方式、觀念、價值觀等等都不同,所以造成最后的差異。
作者有一一舉例說明這4個象限的差別,讓人清楚的明白自己現處于哪個象限。
就拿我來說吧!通過閱讀理解我知道了我現處于E象限,位于最低層。
而有沒有可能成為企業主B或投資者I呢?
可以的,只要改變我們的思維、價值觀等,并堅持學習一些理財知識就可以改變。
但在此前得弄明白自己處于什么象限,又是什么阻礙了大家沒能改變成功。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掙錢需要啥?
掙錢并不需要高學歷,它需要的只是一個目標(夢想),一份詳細的計劃,以及快速學習的決心和正確使用自己優勢的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能辨別出自己的收入來源于哪個現金流象限的能力。
這是第一步,然后了解我們平凡人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雇員和自由職業者,而只有少數人是企業主和投資者。
第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人已經習慣在原有的舒適區,他們的思維已經被固定了,自我設限了。
簡單說就是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雇員,沒能力做企業主,他們把企業主想得太復雜。
他們唯有拼命的工作,拿到高薪回報,才能讓自己不在為生存而恐懼。
其實也可以說是我們的教育、環境導致了大家,因為我們歷來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將來好找一份好工作。做高薪職業者,待遇要優厚。
這在工業時代沒有錯,但現在是信息時代,社會高速發展,我們過去的那一套已不適合現在的人們。
但是人們的思維觀點還是受以前影響,暫時還沒糾正過來。
這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投資的恐懼,他們害怕金錢的損失,他們寧愿把錢放銀行,他們覺得這樣是安全的。
在過去我也是這樣認為,在銀行很安全還有利息拿,這不是很好嗎?
看了此書我從才知道我虧大了,聰明人才不會把錢放銀行,只有傻子才把錢放入銀行,得到那一點點利息,實際上因為通貨膨脹,自我虧了很多。
而真正賺的是銀行與資本家。那些投資者或企業主從銀行借走我們這些普通人存入的錢去做生意或投資。他們也沒虧,賺了只需還本金加用他賺錢中的一點錢做利息就好。
銀行因此從中收取10%的利息,而給我們只有1%或2%的利息。
各位看看,我們普通老百姓是不是最虧,明明是我們的錢,為啥,我們得到的只是一點毛利。
銀行和資本家利用的都是我們的錢呀!
為什么呢?
我想問問各位朋友,你們甘心嗎?你們還愿意把錢死存銀行嗎?
其實我們做為雇員也可以讓錢生錢,并不一定要存銀行。
主要的是要學會冒險,但我們普通人最多聽到的就是投資有風險,投資要謹慎。
但對他們投資者來說,風險意味著金錢,越是風險高他們從中得到的越高。
不過這個基于他們豐富的財務知識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他們會研究過去的經濟歷史,結合當下的趨勢,判斷未來的走向。從而投資成功。
所以做為雇員和自由職業者我們可以工作之余努力精進,不斷進修財務知識。
有一句話說:工作之外的8小時決定你的人生。
投資自己是一項最好的投資,而且這投資沒風險我們自己永遠不吃虧,因為自己學會的永遠屬于你,別人都拿不走。
我們要從屬于窮人左象限跑到右邊的富人象限,我們還要學的還有很多。
如培養自己的領導力、口才,財務知識等
作為卓越的企業主或投資者要學會傾聽,傾聽會讓我們從中了解對方更多,知道對方的需求,你才能掌控全局,也能從中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哪些建議是好的,這能讓自己甄別出投資的機會。
真正的投資者他們不會盲聽他人所謂的建議,因為他明白他們不是成功的企業主或投資家,這些人也都是同屬于左邊象限是窮人。
而且因他們自己做不到,或失敗了一次。就以忠告的方式告訴我們,可能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有句話說:富貴險中求。
做為真正的投資者他們不是以眼睛看到的為準,他們是看數據、事實,并用自己的財務知識及經驗用大腦來分析判斷其真偽。
而普通人都是過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不會冷靜的理性思考他人給自己的看到的東西。所以他們失敗。
一旦他們失敗他們就不敢再投資,然后以過來人的身份又勸哪些初入社會的人,不要太高看自己,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不要妄想著成為富人,你沒有那個能力,做不了大事,那些是有魄力的人做的等等。
說一大堆,看著每個人都是為你好,我只想說:呵呵!
你們這真的是為我好嗎?
還是你們不敢?
胡適有句名言:自古成功在嘗試。
是的!
成功沒有秘訣,只有在行動中嘗試、改變、再嘗試、再改變……才能取得成功。
有的人成功了,只因為他比我們嘗試的次數、遭受失敗的次數更多而已,只要不斷嘗試,永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
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蓄電池的實驗時,到一萬次還沒有成功,但他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嘗試了一萬種不能運作的方式。”
就連現在阿里巴巴的馬云,他在阿里巴巴成功前也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
他曾經說過:
我們每一次成功背后至少犯了一千個錯誤,經歷了一千次失敗,我們永遠是倒下了再起來,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成功。如果沒有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是不可能成功的。
成功就是源于不斷的嘗試!
我們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不要讓對金錢與失敗的恐懼占有我們的大腦。
大膽的去嘗試,就算失敗這也是一次提升自己吸取教訓豐富經驗的好事情,在投資者看來,能從自己失敗中吸取教訓這是一件好事,得到的遠比失去的更多,這是很多人花錢都買不到的經驗。
所以他們對失敗看的很平常,他們把投資看成游戲。
他們喜歡的是那種玩游戲的感覺,他們喜歡刺激與冒險。
在他們認為市場越低迷,這是他們投資賺大錢機會到了,而這時普通人往往怕事都通通拋棄股票等,這時候投資者就大膽的買進。
就如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投資名言: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當然我們從投資小白不可能一下跨越到牛逼的投資者。
但是我們可以從企業主過渡到成功的投資者,這是最好的途徑。
但千萬不要去做自由職業者,這個是要親力親為花費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事。而且最苦最累,一旦自己離開這崗位一年你就沒收入,總個系統就停止了。
S作為自由職業者它就是一個運作的系統。
而企業主就是擁有這個系統的主人,主人可離開這個系統,就算他在外邊玩只需遙控指揮,這整個系統還是在運作。這也是S自由職業者與企業主的區別。
若想成為成功的企業主就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打造一個核心產品。
產品只是系統中的一個環節,打比方說就是系統是一臺機器,產品是它的核心零件。
但大部分創業的企業主都把公司發展成了產品,成了自由職業者,因為他們太過親力親為,什么都自己動手不放心他人。
因此沒時間去布局發展整個公司。
所以聰明的投資者投資項目時,他們去哪些公司聽那些負責人怎樣講述他們的項目,他們就能從語言中甄別出負責人所發展的是一個系統還是推銷一個產品。
然后用大腦中的財務知識通過了解對方公司的背景、查看財務報表等,用數據分析其事實是否屬實,從而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這就是成功的投資者。
我們作為雇員或自由職業者想成為企業主最后再成為投資者,不僅要學會投資自己。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學會開源節流。
在生活中要實行極簡主義模式,把錢花在刀刃上。特別是要極簡自己的消費。
在雇員或自由職業者眼中房子、車子等是資產,但在投資者眼中這是負債。
他們把資產和負債定義為:
資產是把錢放入你的口袋,而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掏出。
所以他們一般不會聽從銀行家與他人的建議去買所謂的資產,讓自己負債累累。
這就是建議與事實的甄別。
在本書中還學到一個點,是作者的富爸爸所說的投資理念。
如果你負債并承擔風險,那你必須因此得到支付。
因這句話幫了我一個大忙,我用本書所學的知識,判斷了一筆投資,事情是這樣的,我本來打算6月去投資炒幣,我姐她們在炒幣炒的很火,每天看她們在群內曬每天賺了幾百或幾千美金,看得我眼熱,本來我很心動了,打算下月發工資多拿點錢過去買幣炒。
第一次看這句話只是表面理解了,那天再回看此書寫感悟時,突然頓悟了,我若投資我是屬于負債,那我得到回報了嗎?
沒有。回報它是一個月后才能提現一點利息,當時是沒有支付的,而且這個炒幣也不是一個 S的系統。我之前問過我姐有沒有風險,她說除非碰到黑客攻擊,就會全盤崩潰。但這種機率很少。
我判斷這炒幣它不是完整的系統,它只是一個產品,因莊家不屬于我姐,我剛開始是相信我姐相信我所看到的,后天才領悟到這不符合作者所說的投資理念。
這個我沒用大腦冷靜的去思考完全被眼睛蒙蔽了,這幾條都不符合書中的投資理念,我也就不打算投這個了,不是我不敢冒險。只是覺得它不是一個投資的好項目。
這書中還提到要讓自己的現金流動起來不要死存銀行,唯有讓錢生錢才是聰明人的做法,一個人要學會從事擁有兩個象限,最好是右邊的兩個象限,這才是富人的節奏。
所以我現在在積極的找其他的投資項目。
不能再讓錢在手中發霉,萬一投資失敗,也是賺了,因我得到了教訓,我可從中吸取經驗。
這樣我才能提升不是嗎?
不管怎么說我都是在賺,若沒賺錢就是在賺經驗,這是為以后更大的成功打基礎。
上面可能說的都是理論居多,下面來的實際行動的!
實踐操作步驟如下:
1、第一步:填好自為之的財務報表
為了達到我們要去的象限,需知道現自己處于什么象限,這是我們該如何控制生活花時間與精力開啟事業的第小步。
2、設定財務目標
設定一個5年的長期財務目標,再設定一個一年的財務目標,用倒推法詳細計劃到年月日。短期目標是為長期目標打基礎,也是為了讓自己有成就感,不至于放棄。
(1)在將來的12個月內
①減少自己的債務
②增加你的現金流或增加被動收入,(被動收入指不用工作所獲得的金錢)簡單說就是每天多賺點錢或多投資增加所獲得的收入
(2)5年長期目標
①每月增加你的現金流
②在你的投資項目中擁有這些產品(如,不動產、股票、企業,等等)
③用你的5年明確目標從今天開始就改變自己的收益與資產負債表,節制自己的生活不再隨意消費。
請相信復利的力量,我們一旦選擇正確的方向,就要堅持到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因它揭示了財富快速增長的秘密。如果從年輕時堅持投資,隨著時間的流逝,回報非常的驚人。
不管是學習還是投資都是如此,
所以要想實現財務自由,設置好明確的目標與詳細計劃。剩下的就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