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

導演與觀眾的一步之遙,理想與現實的一步之遙,完美與非完美的一步之遙。這是姜文的一步之遙。

如果說一個導演的基本職業道德是考慮觀眾的感受,那么姜文不算是一個十分有操守的導演,至少他不想那么有操守。

可是作為一個導演,誰不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真實表現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并仰賴于此真實獲得觀眾的認可呢?反觀中國電影市場,多少節操盡失饑不擇食的導演制片人,打著藝術讓位于商業或者為才華的缺失找到市場指向為先這樣的借口,不斷污染著銀幕,污染著我們的眼球。內心對于認同感的渴望,外在表現為對票房的瘋狂追求,太多東西在掙扎權衡中逝去了。太急功近利用金錢來權衡自我的價值,就會忘掉來時的路,不顧初衷。換取認同的方式有很多種,就像衡量人的標準也有很多種。姜文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他很幸運,遇到一位財大氣粗的制片人,從此資金不愁,可以專心拍電影。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拍了,交出一份作品到你眼前。卻躲得遠遠的,看不看得懂是你的事,我不能選擇觀眾不能要求觀眾,是觀眾選擇了我。他卻不選擇用曲意逢迎,拙劣的技巧妄圖打動觀眾。這樣坦誠的姿態,真實可愛。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唐吉柯德手持利劍沖向風車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難以想象的代價,最終死在浮華的磨坊之下,算作對自己一生不可一世和極端英雄主義的祭奠與預言。

多少人半生的執著緩慢也未能換得世界的一個微笑,堅守的力量會不會因此動搖?堅守是為了什么?是個人價值的實現還是堅守自我本身?我姑且相信先有堅守再有價值的實現,人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一切有因必有果。價值的實現不是目的,若有,便是對堅持做自己的最大獎勵。但是否又能在自我與他我間找到微妙的平衡便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么說吧,當好孩子是為了當好孩子還是為了胸前的小紅花?

當苦難被賦予某種神圣的意義,經歷本身便有了宗教的潛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首先說,po主作為一個男人,非常好意思說,《一步之遙》把我看哭了。 這篇影評,僅代表我個人的觀影感受和想象,是我個...
    某Abe閱讀 900評論 0 6
  • 《一步之遙》這部電影看了有一星期了。總想提筆寫點東西,事至臨頭,總是有事耽誤了,或許這只是我構思這篇影評的想法,還...
    紫草茵茵閱讀 1,220評論 1 4
  • “小時候某個夏天, 或悶熱或清涼,或午后或淺夜, 拿著蒲扇、聽著蟬鳴、吹著微風, 聽著慈愛的外婆給我講故事, 講各...
    妙同學閱讀 760評論 4 8
  • 周末去佘山看天文館,整個行程下來,唯一的感覺是累和熱。有些失望,后來安慰自己就當做春游好了,因為遇見了很多來...
    木易小行星閱讀 251評論 0 0
  • 《費馬大定理》你有偉大的目標,有強大的目的性,但是你沒有興趣,你將一事無成。
    妙語天成閱讀 22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