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研究《紅樓夢》中賈元春部分,在元妃省親中點了四出戲,其中 第二出《乞巧》,后注“《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如此證明賈元春并非是正常死亡,而應是非正常死亡,根據《長生殿》中描述楊玉環是作為一個犧牲品死亡的,是自縊而亡。那么根據《紅樓夢》的判詞《恨無常》中寫“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可以看出元春死時應當不在宮中,是在一個遠離皇宮的路遠山高的地方,死亡原因也一定是為了家族利益,保護賈家,所以一定是和某個人做了交易,以自己死亡保護賈府,所以才會有告知爹娘及時的退步抽身,此時,賈府雖然岌岌可危,但應當還有一個抽身的機會,但不知是所交易的人不想讓賈府退步抽身,亦或是賈府已經無法退步抽身,總之,并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以致最后家業敗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之所以說元春是與一個人交易原因是,首先,元春的死應當與楊玉環的死一樣,屬于政治犧牲品,“虎兕相逢大夢歸”既是講在兩個強大的勢力面前元春成為一個交易物,至于是不是帝皇派與太子派,或者是北靜王派與忠順王府派,或者是帝皇派與忠順王府派,或者是現任的帝王派與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派則不能確定,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則不得而知。其次,賈元春是宮妃,一般情況下接觸不到太多的政治事件,即便前朝鬧個沸反盈天,深居后宮的妃子也很難參與進去,但是元春一定參與進去了,和她進行交易的一定不是當時的皇上,而是另有他人,如果是和皇上交易,賈府之敗不會太快,也正如《長生殿》中,當時的唐明皇并沒有希望楊玉環死亡,但是由于兵變故而賜死楊玉環。故而我猜與元春交易的應當是忠順王府或者是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更準確的說是當時的皇上與忠順王府或者是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之間的交易,元春是作為這次交易的交換物。因為這樣似乎才與《長生殿》一曲更為相似。
再說元春的死亡應當還有一些人或物應當參與其中。在要修建大觀園之前,賈璉與王熙鳳是有一段對話的,其中說到早有周貴人的父親與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已經在建別院選地方。《紅樓夢》中素愛用一些諧音的,吳貴妃的父親叫吳天佑,自是無有老天保佑,那么吳家似乎也應是與這件事情有關,而且也應是個犧牲者,更有一種可能,吳家的貴妃應該是死在賈元春之前,然而吳家的滅亡并不是災難結束而是擴大了受災范圍以致波及賈家。周貴人應當也是參與其中的,可是贏是敗尚不得而知。元妃省親時,剛到大觀園下轎攙扶的是昭容和彩嬪,這兩個也是長期生活在元春身邊,有無參與此事也需仔細考察,畢竟曹公寫書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
另外有沒有可能真的與秦可卿有關確實需要仔細考量,畢竟秦可卿的死亡太過怪異,秦可卿的身份不可能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喪禮辦的明顯超出了應有的規格,可是批書人卻說“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是用史筆,即是真有是事,但因刪去“遺簪”與“更衣”一節少去將近一半,但是作者回前詩中寫“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夢里語驚人。”明確告訴世人秦可卿的真實身份絕不一般,畢竟沒有經過一些變故的人很難有這些思維,可是秦可卿有,這絕不是一個從養生堂里抱來的丫頭應有的智慧,如此喪事就應當是合乎于規矩的,亦或是當權者允許的,所以,劉心武所言秦可卿應是一大關鍵應是不錯的,但若說她是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孩子尚有商討的余地。總之,作者是多處是用史筆描寫,那么其喪事即便不是史筆寫法,也一定是要透漏出什么的。秦可卿死后托夢與鳳姐,言語之中只有擔心并告訴要及時做一些準備,甚至告訴鳳姐“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言語中并沒有怨恨,可見是早已將這紅塵看破,魂歸太虛,元春若是所謂的告密者也應是兩大集團商議已定的,除非是因一定的原因舊事重提,但是感覺似乎可能性不大,賈家之敗是與另一出戲有關——《豪宴》其中批注“《一捧雪》伏賈家之敗”而一捧雪是一個和田玉的杯子,與劉心武的揭秘中說是妙玉的成窯蓋鐘有關其尚待考量,賈府的中山狼是賈雨村卻應當是不錯的,賈雨村一定是禍害賈家之人之一 。
此先錄這些,日后若有其它思路再錄之。